中國鐵合金網訊:7月初,曾有報道稱,繼寧夏和內蒙古已經先后出臺了針對能源化工產業的電價補貼政策之后,陜西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地區產業競爭力,決定在常規的電價補貼政策之外,通過一攬子政策將陜北地區打造成為國內首個“低電價區”。中國鐵合金網就電價執行情況與部分企業進行溝通,大部分企業表示,聽說過電價補貼的事情,但那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實際并沒有得以真正的落實。
目前,工業原材料行業普遍不景氣,開工率低下,很多高載能企業都處于停產狀態,用電量明顯下降。根據中電聯的統計,今年6月份,中國四大高載能行業(化學原料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用電量合計14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增速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化工行業用電量3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上月提高2.2個百分點;建材行業用電量2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量45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3%,增速比上月回落2.7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行業3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增速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
從用電量統計看,鐵合金、電石等行業的開工狀況可見一斑,在西部的很多地區,高耗能企業就是地方的支柱產業,企業的開工情況直接決定著當地經濟的發展。政府為了保持經濟增速,出臺一些電價補貼的政策,對于鐵合金行業來講,大部分鐵合金尤其是硅鐵、硅鈣等合金都是耗電大戶,電力成本在生產成本占到一半以上,電價下調會對企業的生產成本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如果政策并沒有得到最終落實,企業得不到相應的優惠,這樣的空政策又有何意義呢?無非是讓企業更多了一些失望而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