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鐵合金菁英聚首紫禁之巔 洞見產業新勢能 · 鏈接跨國新商機」
5/28-30 北京 共鑄億級市場新生態!聯系方式:15343160065
中國鐵合金網:為深入總結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協同創新、降本增效的優秀經驗做法,聚焦高強鋼應用技術突破與產業鏈協同發展,5月23日,2025年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協同發展經驗交流現場會在河南洛陽召開。
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夏農,中鋼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鋼洛耐)董事長熊建,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寶鋼建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寶鋼建科)董事長徐凱致辭。夏農做總結講話并主持下午會議,鋼協規劃發展部主任王濱主持上午會議。
夏農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我國鋼結構建筑產業從以“政策引導”發展為主開始逐步進入“政策引導+市場驅動”雙動力的新發展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明顯趨勢是,鋼結構建筑建設成本大幅下降,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消費者青睞程度不斷提高。他特別介紹,此次會議現場觀摩的中鋼洛耐新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正是產業鏈協同創新的典范,也是鋼結構建筑應用推廣轉折點、里程碑式的項目。該項目含部分公共區域裝修在內的建設成本為每平方米3300元,實現了與鋼筋混凝土單位造價持平。
夏農還特別表示,鋼結構建筑發展潛力很大,在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中小跨徑橋涵、災后重建等領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要積極宣傳引導,讓“好房子”的理念和要求,真正惠及千家萬戶,讓更多“不敢用、不會用”鋼結構技術體系的企業轉變為“主動用、善于用”的實踐者。
在總結講話中,夏農分享了3點內容。
一是當鋼鐵企業從“材料供應商”轉型為“解決方案服務商”,當材料、設計、施工、運維等環節協同協作、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夠發揮乘數效應,有效提升鋼結構住宅的功能、質量和品質,不斷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提高的需要,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二是勇于創新是破解鋼結構住宅發展瓶頸的一把“金鑰匙”。只要科學、合理、有效運用高性能高效能鋼材,推進系統性創新,鋼結構住宅完全能夠取得“性能優于鋼混結構、成本持平甚至更低”的突破性發展。
三是鋼協將繼續搭建鋼結構建筑產業鏈溝通交流合作平臺,并真誠期待與產業鏈相關行業協會、各有關方面共同合作開展工作。
熊建在致辭中介紹,中鋼洛耐新材料研發中心大樓項目于2024年1月份正式開工,歷時1年多時間,于2025年5月份圓滿建成大樓主體結構。該項目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屬于高強鋼裝配式建筑,建安成本與鋼筋混凝土持平;二是建設速度快,使用效果非常好,不僅增加了內部使用空間,還極大地美化了建筑外觀;三是承壓能力強,中鋼洛耐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檢測設備實現了“工業上樓”,產品交互體驗感好。
徐凱在致辭中分享了對鋼結構建筑“更新”“迭代”見解,介紹中鋼洛耐新材料研發中心大樓項目這一“場景+材料+工程化”工業上樓的典型案例。他認為鋼結構建筑已進入鋼鐵材料高強度、高性能的迭代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從“建筑設計師、材料工程師、建造工程師”等全產業鏈視角分析,他表示“鋼結構建筑迭代需產業鏈協同發力、提出整體解決方案,共同推廣高強鋼、高性能鋼在鋼結構建筑應用。”最后,他呼吁業界關注“以鋼代鋁”理念,在圍護與內裝體系等環節更深層次應用,為鋼結構建筑迭代發展賦能。
隨后,寶鋼建科副總經理馬樹新分享了中鋼洛耐新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高性能鋼典型應用案例相關經驗,津西綠建總經理葉長征介紹了探索具有津西特色的鋼結構建筑全產業鏈發展路徑的經驗,中國二十二冶新型工業化建筑研究院副主任孫仁杰介紹了中冶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創新實踐經驗,冶金貿促會展覽部項目經理歐雨婷介紹了第二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展覽會籌備情況。
與會代表還圍繞鋼結構建筑技術體系和產品在住建領域推廣的要點、推動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建議、設計單位與鋼鐵企業如何聯合研發合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對接等內容展開交流探討,并實地參觀了中鋼洛耐新材料研發中心大樓項目。
據悉,中鋼洛耐新材料研發中心由寶鋼建科設計和建造,總建筑面積為22600平方米,地上5層,地下1層,樓地面活荷載為500公斤~1200公斤,采用高強鋼鋼框架(鋼管混凝土柱)結構體系,主體結構采用Q460C高強鋼,比傳統鋼結構建筑用鋼量大幅降低,實現了高強鋼的大規模推廣應用,具有造價低、噪音低、速度快、高精度、可持續等“輕快好省”特質,經濟效益和社會示范效益良好,有力推動了中國建筑技術與鋼鐵材料解決方案的進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中國建筑業協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中交四航院、中國十九冶、五礦二十三冶、首鋼集團、鞍鋼集團、中國建設報社、中國冶金報社等40余家單位的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
來源:中鋼協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