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目前,我們依托全新錳礦氣液噴溢沉積成礦新理論,運用隱伏噴溢沉積型找礦勘查理論技術體系,采用物探音頻大地電磁測深科技技術及鉆探工程施工等工作手段,完成總鉆探進3172.4米,成功探獲富錳礦體。”近日,銅仁市松桃自治縣新民錳礦普查項目好消息不斷。項目負責人、省地礦局一〇三地質大隊地勘院副院長趙爽介紹,在落實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銅仁不斷技術創新,讓錳礦勘查更高效更精準,促進我省“富礦精開”項目取得新進展。
“隱伏超大型噴溢沉積型錳礦找礦勘查理論技術體系與工程應用”,是由位于銅仁的省地礦局一〇三地質大隊,與自然資源部基巖區礦產勘查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研究員、國家卓越工程師、貴州省地礦局首席科學家周琦研究員,及其團隊領銜下的省級戰略礦產智慧勘查重點實驗室,多年來研究探索的立體探測與深部找礦關鍵技術。
今年6月,銅仁籍研究員周琦及其實驗室探索的“隱伏超大型噴溢沉積型錳礦找礦勘查理論技術體系與工程應用”,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趙爽介紹,該技術的運用,高效預測含錳巖系埋藏深度以及判斷后生斷裂構造是否對錳礦體具有破壞影響,進而精準定位驗證鉆孔布置位置。同時推進地質工作與大數據融合發展,實現地質勘查全過程數字化,解決我國找礦預測與綠色高效勘查的難題。
曾經,國際上錳礦大規模成礦主要被外生沉積成礦的理論束縛,錳礦外生沉積成礦理論就難以指導“隱伏”的錳礦找礦,中國的隱伏錳礦一直久攻不克。
周琦研究員及其團隊通過40余年尋礦研究,創立了錳礦噴溢沉積成礦的原創理論,揭示了一種全新的錳礦床類型——噴溢沉積型錳礦床,并建立起錳礦物質來源、傳輸通道、空間就位等成礦理論模式,研發出包括礦床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地質大數據、遙感地質等一整套隱伏新類型錳礦找礦勘查關鍵技術體系,可有效探查地下150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是否存在噴溢沉積型錳礦,實現“隱伏”的錳礦找礦。
媒體:松桃融媒體中心
由中國鐵合金網與國際冶金資源工業協會主辦的第21屆中國鐵合金國際會議定于2025年3月2日-4日在廈門市召開,我們誠邀您相聚美麗的濱海城市鷺島,共同展望2025年鐵合金發展趨勢!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