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2023年“百模大戰”爆發,2024年大模型應用浪潮來襲。從ChatGPT、文心一言等產品的橫空出世,到多模態AIGC、垂直行業模型的百花齊放,過去一年,AI大模型正加速從象牙塔走向落地應用。
從去年的“卷大模型”進化到今年的“卷應用”階段,產業端已經在探索如何“玩轉”AI大模型,在智能終端、工業制造、醫療健康、智慧教育、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等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嘗試用AI大模型技術來優化業務流程、提升生產效率、創造新價值……
在此背景下,南方都市報聯合百度推出《探尋產業智變“模”范生》系列報道,通過解碼AI技術賦能產業的標桿案例,探究大模型時代下的生產力變革。
“AI+鋼鐵”時代已來,“一鍵煉鋼”不再遙遠。位于“鋼鐵之城”唐山的鑫達鋼鐵集團是鋼鐵行業的領頭羊,繼機器手臂之后,其一線工廠今年迎來一位可快速計算出鋼水配比、加料時間、判斷廢鋼級別的“新同事”。
這位“新同事”收集鋼鐵生產不同環節的海量數據后,借助算法和軟件來實現智能化煉鐵。過去,縮短煉鋼耗時靠員工摸索和實驗,哪怕縮短一分鐘也不容易。
而配備各類大模型的“新同事”能自動加料、自動吹練,工人按照提示操作,轉爐煉鋼的耗時縮短了10%。
百度智能云與唐山市人民政府今年1月達成戰略合作后,以鋼鐵行業為切入口打造鋼鐵行業大模型,改造鋼鐵生產全流程,推動傳統行業由制造向“智造”轉變,實現降本增效。人工智能賦能傳統行業效應初顯,雙方還將在高端裝備制造、化工、機器人、交通、政務等領域展開智能化賦能探索,在數字經濟時代建設智能工業化城市。
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鋼鐵城市擁抱人工智能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原材料產業,也是建設現代化強國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產業。早在1996年,我國鋼鐵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躍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鋼鐵逐步走進“中國時代”。
不過,傳統的鋼鐵產業屬于典型的流程型制造業,面臨嚴峻的資源、市場、競爭等挑戰,亟須擁抱新技術來實現變革。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新的經濟周期,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等情況下,鋼材需求量有所減少,行業面臨轉型升級難題。
唐山是全國鋼鐵大市,素有“中國鋼鐵看河北,河北鋼鐵看唐山”的說法,也被稱為“百年工業重鎮”,現已形成住副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的產業。近年來,唐山市大力推進鋼鐵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促進行業不斷轉型升級。
鋼鐵工業步入深度調整期,唐山鋼鐵行業在數字化升級方面持續加快步伐,選擇牽手人工智能領域頭部企業。“‘圍繞三個建成’和‘三個走在前列’的發展目標,我們和百度合作。”唐山高新區國有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超表示,在智能產業園建設、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培育、大模型賦能平臺以及應用創新、數字生態建設等領域開展了全方位和深層次的合作。
算法驅動“一鍵煉鋼” 百度鋼鐵大模型成效初顯
大模型問世以來,各行各業加速擁抱大模型,鋼鐵行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實現智能化轉型頗受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鋼鐵工業是大型復雜流程工業,是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重要陣地。
鋼鐵行業已開始探索行業大模型。今年4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透露,去年起,近80%的鋼鐵企業對大模型應用有試點探索,18%的鋼企有局部人工智能應用。不過摸底調查顯示,我國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轉型路徑不清晰、數據基礎相對薄弱、智能制造水平不均衡等。
曾走訪過唐山數十家工廠的百度相關負責人郭彥對此深有感觸。“垂類模型至少是兩個學科的融合,既要人工智能人才還要鋼鐵行業的專家,理解行業邏輯的前提下去改造不同流程,構建難度較大。”她告訴南都記者,燒錢的大模型對不少鋼鐵企業來說是奢侈品,僅為數不多頭部企業組建人工智能團隊。這也是整個行業尚未有成熟的垂類大模型的原因之一。
百度今年1月與唐山達成戰略合作后,已有鋼企用上降本增效的大模型,嘗到甜頭。轉爐冶煉過程中的鋼鐵料消耗占總鋼鐵消耗的83%以上,降低轉爐鋼鐵消耗是降低煉鋼成本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一般情況下,轉爐環節依靠工人的經驗,要肉眼識別來“算”火焰的溫度,決定是否加料或打氧,以及量的多少。
這也導致煉鋼耗時的縮短很難,那怕是縮短一分鐘。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為縮短練鋼耗時提供了可能。“我們把老工人的經驗喂給大模型,訓練它,將經驗煉鋼變為AI煉鋼。”郭彥表示,大模型可直接給出加料提醒和加料的量,工人按提示操作即可實現一鍵煉鋼。
鋼鐵生產工藝流程十分復雜,各環節俊暉產生海量數據,及時精準的處理數據才能做到智能升級。她還提到,百度工業化團隊組建之初即招攬鋼鐵專業人才,在與鋼鐵企業對話的同時,深挖鋼鐵企業轉型的痛點,做到真正的算法和軟件驅動,而非簡單的硬件升級。
針對鋼鐵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工藝環節核心技術,百度已經布局多項專利進行保護,比如通過深度學習目標檢測模型,實現了高安全性、高準確率和高實時性的鋼包溶蝕缺陷檢測;通過負載均衡和調度策略優化服務器資源利用,高效的為鋼包缺陷檢測分類,從而在分類精度、可擴展性和規范化上為工業生產線帶來明顯提升。
作為AI領域的技術先行者,百度始終致力于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應用場景的技術創新與突破,大量高質量專利成果在項目研發和產業應用過程得以涌現,這些成果不僅保護了技術的自主可控,還推動了AI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深入應用和發展。
垂類模型工廠上線賦能唐山千行百業
近日,河北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算力布局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算力基礎設施布局進一步優化完善,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左右。
百度與唐山鋼鐵行業的合作也正在加速。目前,百度與鑫達的合作涉及堆料、廢鋼識別、轉爐等各流程。“預計未來全部跑通后一噸鋼可省10元,將復制至其他鋼廠。百度的工業大模型底座也將覆蓋唐山其他行業。”郭彥說,百度智能云宣布今年發布了工業大模型底座產品,可為生態伙伴提供工業大模型應用開發全棧能力。
百度與鑫達的合作后虹吸效應顯現,唐山其他行業和相關政府部門前來咨詢大模型。“我們現在在唐山有6個垂類模型推進,分布在機器人、政務、農業等領域,已發布公文寫作、全國首個民生服務智能體應用等大模型。”郭彥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進來。
據介紹,民生服務智能體基于百度政務大模型,依托百度搜索,可以實現用戶口語化問題的意圖識別和語義理解,提供更智能化、個性化、精準化的政務咨詢智能問答,結合大模型的知識增強,可以實現覆蓋全場景、全事項的智能問答,市民可通過百度搜索,就可以直接訪問和使用智能體提供的政務咨詢和問答等各種服務。
整個城市的智能化進程也在提速。今年8月1日,百度智能云(唐山)智能產業園大模型賦能中心——“鳳凰智谷”落成。唐山市市長田國良在致辭時指出,希望百度集團與唐山市深化戰略合作,一起努力提高大模型技術成熟度,重點配強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數據三要素,著力降低大模型開發成本,以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未來,百度將與唐山攜手在鋼鐵、高端裝備制造、化工、機器人、交通等產業領域展開智能化賦能探索。
來源:南方都市報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