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鐵合金網與國際冶金資源工業協會主辦的第21屆中國鐵合金國際會議定于2025年3月2日-4日在廈門市召開,我們誠邀您相聚美麗的濱海城市鷺島,共同展望2025年鐵合金發展趨勢!
中國鐵合金網:全釩液流電池是一種新型電化學儲能技術,其正極和負極均采用循環流動的釩溶液作為介質,借助氧化還原反應實現電能的大規模儲存與釋放。
當前,主流的儲能技術,如抽水蓄能、鋰電池和鉛蓄電池等,已難以滿足新能源裝機量持續增長及應用場景日益多樣化所帶來的儲能需求。相比之下,削峰填谷和維護電網穩定能力更出色的高安全性全釩液流電池,在大規模長時儲能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發展歷程】全釩液流電池的概念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Marria Kacos教授于1985年提出。次年,他成功申請了全球首個全釩液流電池專利,并自建了一套能效超過72%的1千瓦試驗電堆,標志著這項技術開始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我國全釩液流電池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1995年,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率先建成1千瓦的全釩液流電池樣機。2006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10千瓦的全釩液流電池系統,使我國成為全球第4個掌握這項關鍵儲能技術的國家。2022年10月,全球首座百兆瓦級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在大連正式并網發電。目前,我國的全釩液流電池技術和產業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且占據重要地位。
【發展潛力】全釩液流電池研究與應用的持續升溫,充分彰顯了其相較于其他儲能技術的顯著優勢。其儲能介質為釩的無機鹽水溶液,使得電池在常溫常壓下運行,無起火爆炸危險;電池容量取決于釩電解液的容積與釩離子濃度,輸出功率取決于電堆規模。因此,可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和負載需求,靈活設計電池的功率與容量;充放電循環次數超2萬次,系統可穩定運行20年以上,使用壽命是鋰電池的2倍;通過調控電解液的容積和釩離子濃度,可輕松實現4至10小時的長時儲能;系統運行時無有毒副產物產生,對環境友好且安全性高。
【資源稟賦】與鋰資源大量依賴進口不同,我國釩資源儲量和產量分別占全球的39%和68%,全釩液流電池的原材料高度自給可控。盡管當前儲能市場仍以鋰電池為主,但全釩液流電池憑借高安全性、長壽命、長時存儲以及設計靈活性等優勢,更適合國內大規模儲能市場的需求。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其經濟性將持續提升,有望成為大規模長時儲能領域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之一。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