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全省資源型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86.57億元,新建或修復受損城鄉道路607.06公里、管網406.1公里,建設和完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2643處……“十四五”以來,河北省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成效明顯。這是記者從10月30日至31日在邯鄲市峰峰礦區召開的全省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暨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經驗交流現場會上獲悉的。
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地區處處長朱文治介紹,近年來,河北省先后出臺了《河北省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與修復利用規劃(2020—2025年)》《河北省推進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市均出臺相應配套文件,地方制定了相關舉措,推動資源型地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重要成果。
民生保障進一步夯實。“十四五”以來,全省資源型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10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800元。在推進居民避險搬遷中,僅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就搬遷5091戶1.91萬人,各資源型地區結合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等政策,自主搬遷6026戶1.54萬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生態修復進一步加強。河北省全面推進廢棄礦山修復利用和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在傳統修復治理的基礎上,各地積極探索有益經驗。唐山市開平區利用煤礦采煤塌陷區和涉煤企業連片區,建成了核心區占地11.02平方公里的集超級綠道、田園花海、人工湖泊水系于一體的花海片區。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河北省資源型地區接續替代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新建接續替代產業平臺24個。井陘礦區高效利用采煤沉陷土地,建設了總投資102億元、占地2348畝的河鋼石鋼新區,產值、營業收入突破“雙百億”;依托石鋼上下游產業鏈,投資16.7億元建設3個園中園,如今已經項目滿園,綠色鋼企帶動資源枯竭區域產業轉型的樣板。
一些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的措施和成效令人眼前一亮。此次現場會主辦地峰峰礦區因煤而興,如今礦區加快了轉型發展步伐。
工藝、環保、節能“三個一流”的新彭楠焦化建成投產;占據國內市場份額40%、全國最大硝基熔鹽儲能材料生產基地將在年底建成;推出“磁州窯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動,今年國慶假期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1%和25%……
圍繞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峰峰礦區深入推進鋼鐵、煤炭、焦化、建材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經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河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翟增軍介紹,下一步,河北省將積極培育資源型地區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實現產業多元發展和優化升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居民避險搬遷安置,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確保“十四五”各項任務目標圓滿完成。
來源:人民網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