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近年來,晉城市以推動鑄造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鏈長制”“專業鎮”為抓手,以規模化、集群化、綠色化、智能化、特色化、高端化為發展方向,引導行業規范發展,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全面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構建具有晉城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聚力打造產業升級新載體、經濟增長新動能、創新引領新引擎,成功入選“全國鑄造行業高質量發展試點市”名單。今年上半年,全市鑄造業產值完成29.7億元,鑄管產量達41.8萬噸,鑄件產量達18.4萬噸。
特色產業規模持續壯大。依托豐富的煤鐵資源,大力發展鑄造產業,圍繞建鏈、延鏈,布局建設澤州南村綠色智能鑄造創新產業園、下村綠色創新產業園、高平康碩智能鑄造產業園、泫氏精密鑄造產業園、陽城八甲口鑄造產業園和陵川禮楊新型工業園等六大園區,全市鑄造產業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截至目前,全市現有鑄造企業128家,數量居全省第三,其中9戶為鑄造短流程企業;鑄造高爐11座,生鐵產能345萬噸,居全省第一;鑄造產能573萬噸,居全省第二。主要生產鑄管、井蓋、汽車鑄件、工程機械鑄件和軌道交通鑄件等產品,客戶輻射全國各地及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知名的鑄管和市政鑄件生產基地。澤州縣被中國鑄造協會認定為“中國鑄造產業集群縣”,是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鑄造特色專業鎮。
堅持鏈式發展打造產業集群。成立晉城市鑄造產業聯盟,搭建產業鏈上下游溝通交流平臺。聚焦產業鏈關鍵領域、薄弱環節,精準錨定目標企業,深入開展產業鏈招商,著力儲備一批補短板、強弱項的產業鏈基礎能力升級項目,康碩智能制造、博納特廢砂利用等一批產業鏈項目先后在晉城落地。編制晉城市鑄造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謀劃打造六大鑄造園區,扎實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努力打造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持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推進綠色工廠建設,引導企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清潔生產,涌現出了一批管理理念先進、排放和能耗水平達到行業領先的標桿企業。金秋鑄造自主研制了新一代鑄造高爐豎式冷卻技術,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科裕達鑄造開展產品碳足跡盤查項目,取得了行業內首個產品碳足跡認證證書;天一鑄造是生態環境部認定的全省第一家環保A級鑄管企業,也是鑄造行業中國綠色鑄造企業。截至2023年底,全市鑄造行業環保評級A級企業達到9家。
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增強。建立技術難點清單和研發項目庫,積極與專家、高校、科研院所對接,推進產學研合作和關鍵技術攻關。全市鑄造企業擁有各級各類創新平臺26個,其中國家級4個、省級9個。行業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2.1個。近三年,鑄造行業承擔國家級或省部級重點項目、課題2項。截至2023年底,全市鑄造行業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
數字化升級初見成效。牢牢扛起建設“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先行區”重大使命,出臺文件指導推動鑄造等傳統行業數字化改造,建立數字化改造服務資源生態池,開展智能制造診斷、智能制造專家行等活動,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山西康碩被認定為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山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鑫環球等多家鑄造企業通過兩化融合貫標體系認證。
打響擦亮“晉城鑄造”品牌。承辦第八屆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大賽入選2023年鑄造行業十大新聞,在全國叫響叫亮了晉城鑄造。原創《晉城鑄造之歌》,以司徒小鎮、大陽古鎮、南村冶鑄文化廣場為載體,大力弘揚傳承晉城冶煉文化,推動鑄造產業與冶鑄文化融合發展。2024年,藝術鐵壺企業晉韻堂入選中華老字號。
來源:山西日報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