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鐵合金網:
6月5日,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消息稱,為加快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15個部門制定并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這是多部門針對碳足跡管理首次聯合下發文件,意味著中國將建立統一規范的碳足跡管理體系,邁入碳足跡管理新時代。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近日表示,碳足跡的有效管理可以助推“雙碳”目標實現。據介紹,碳足跡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的特定對象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特定對象包括產品、個人、家庭、機構或企業。石油、煤炭等含碳資源消耗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跡就越大,反之,碳足跡就小。
裴曉菲說,產品碳足跡是碳足跡中應用最廣的概念,是指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從原材料的生產、運輸、分銷、使用到廢棄等流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
這份文件也從產品碳足跡著手,列出一系列任務。例如,發布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明確產品碳足跡核算邊界、核算方法、發布形式、數據質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優先聚焦電力、煤炭、天然氣、燃油、鋼鐵、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和電子電器等重點產品。
國家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將建立。依托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優先聚焦基礎能源、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半成品和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發布產品碳足跡因子。
方案鼓勵投資機構和評級機構將產品碳足跡納入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及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相關的碳足跡信息披露制度,與碳排放權交易、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環境影響評價等機制銜接的機制也將進一步建立完善。
來源:中青在線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