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礦業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并提出了要加強能源、工業等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礦業行業如何推進產業升級,提升產品質量,延長產業鏈,打造符合時代要求的綠色新興礦產品,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內容。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一再提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應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調整優化等,這些無不對礦業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礦業企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礦業綠色發展方面均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做深礦產品深加工產業,礦山企業將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至礦產品下游,開發適用于當前經濟發展的新產品,打造出新的產業集群。如當前階段發展如火如荼的新型煤化工產業,把黑色能源變成了應用于多種工業場景的重要原材料,可謂是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其中誕生了多家有影響力的企業。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圍繞“打造國內一流的綜合能源集團和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商”目標,運營山東省境內內河港口8家,吞吐能力4700萬噸/年,集裝箱吞吐能力50萬標箱;在高端制造方面,擁有海納科技、艾坦姆流體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具備年造船400艘、修船100艘生產能力,成為轉型發展的新典范。南方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加強對錳資源的科學利用、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從單一賣礦,發展到如今以新能源產業為核心的新業態。2023年底,南方錳業電解金屬錳產能23萬噸,位居中國第二、全球第二;電解二氧化錳產能18.5萬噸,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一,打造出了全球領先的錳產業鏈和錳系產品線。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需要一批能耗低、污染物碳排少、能源附加值高的新能源、新材料,來助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意見》的出臺對于礦業企業就如何繼續發展新產業,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
《意見》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節能、節地、節材、節礦、節水,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廢棄物利用體系、強化升級選冶技術裝備,把資源“吃干榨凈”。
眾所周知,資源是礦山的命脈,在延續礦山壽命方面有兩個重要途徑,一是加大勘查力度,攻深找盲,在有限的勘查開采范圍內,獲取更多的地下資源;二是提高礦產資源開采的綜合利用率,在開采過程中發現新的、具有經濟價值的共生或伴生礦。
除扎實練好這兩項基本功之外,記者認為礦業企業還需要繼續拉長礦山產業鏈條,打造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增強企業競爭力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礦山企業還要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設高技術產業、綠色環保產業,走出一條“新而強”的發展路線。
來源:中國礦業報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