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1月16日,全球首個冶煉釩鈦磁鐵礦氫基豎爐中試示范項目在內江市威遠縣川威集團生產基地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1.5億元,設計產能年產直接還原鐵1萬噸,建設工期6個月。
該項目是我國鋼鐵史乃至世界鋼鐵史上釩鈦磁鐵礦冶煉由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轉變的一個重要探索,具有里程碑意義。一是技術原創性。該項目以天然氣和焦爐煤氣為原料氣,以釩鈦球團礦和普通氧化球團礦為礦源,采用的氫冶金工藝和裝備,均由中冶賽迪、川威集團自主研發,是鋼鐵行業攻克“卡脖子”技術的主動實踐。二是工藝示范性。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國首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適應于釩鈦磁鐵礦冶煉的氫基豎爐工藝示范線,為我國鋼鐵行業“擺脫”對焦煤等傳統化石能源的深度依賴提供了全新路徑、創造了全新場景,也為充分發揮四川省釩鈦磁鐵礦、天然氣、頁巖氣資源優勢,提升礦產資源戰略安全,助力地方經濟提質轉型注入了新動能。三是降碳引領性。該項目與同等生產規模的傳統“高爐+轉爐”長流程工藝相比,減排比例達到60%以上,遠期可實現凈零碳排放,SO?、NOx、煙粉塵排放分別減少30%、70%和80%以上,規模化運用后,對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推進鋼鐵新生態綠色化具有重要意義。四是投資高效性。冶煉技術配合熔分電爐預期可實現鈦的綜合利用率從35%提高到60%以上,釩的綜合利用率提高1.5%,冶煉成本可降低200元/噸以上,在實現釩鈦磁鐵礦資源高質化綜合利用的同時降本增效。五是區域合作性。該項目由川威集團和中冶賽迪合作建設,拓展了清潔低碳的氫能利用空間,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項目合作典型案例,也是“成渝氫走廊”氫能產業示范項目。
該示范項目成功運營后,川威集團將全面采用氫基豎爐冶煉釩鈦磁鐵礦技術,以“氣基”替代“煤基”,這將為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趟出一條新路,也為全省新型工業化、工業碳達峰和綠色制造貢獻內江智慧和內江力量。
信息來源:內江市經信局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