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隆冬時節,赤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活力迸發,項目建設熱潮奔涌。
近日,經過300多天日夜奮戰,寧寶冶金年產100萬噸鐵合金項目點火開爐。“項目總投資32.24億元,產品分錳、鉻兩大系統,其中錳系產品占75%左右,鉻系產品占25%左右。2024年計劃建設4條生產線,并于年底投產,屆時產能可達60萬噸。”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
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項目加緊推進,一條條生產線建成投用……走進赤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處處呈現出搶工期、趕進度的火熱氣象。
2023年,自治區工信廳公布“千億園區”榜單,赤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榜,成為蒙東地區首個工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的園區,如今該園區正向著力爭2027年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的目標進發。
工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與載體,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產業鏈的主陣地,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自治區以推動工業園區提質升級為突破口,全面優化升級園區高質量發展措施,著力破解園區資源要素閑置、發展質效不高等難題,加速構建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功能協調的工業園區發展新格局。
2023年,自治區工信廳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完善政策制度、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考核激勵,組織開展新一輪工業園區優化調整。調整后,全區工業園區數量從原來的55個增至83個。同時,為激勵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還對2022年度綜合實力、畝均效益、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方面考核評價達優的17個工業園區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進一步激勵園區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我們圍繞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現代裝備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建設,打造產業集群,構建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要素集約、技術集成、服務集中的產業生態體系,支持工業園區布局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重點實驗室、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業服務中心等產業創新平臺。”自治區工信廳工業園區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圍繞8大產業集群和18條重點產業鏈,全區各工業園區正立足各園區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發展條件和產業實際,加強園區產業布局系統謀劃,堅持錯位競爭、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將園區打造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緊緊圍繞生物醫藥、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在優化產業布局、擴大招商引資、推動項目建設、提升畝均效益上持續發力,初步形成了以兩大主導產業為引領,以4條支柱產業鏈和11條細分產業鏈為支撐的產業格局。
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低碳產業園立足煤焦化工、氯堿化工兩大基地的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在重點引進精細化工提檔升級項目及煤焦化、氯堿化工延鏈、補鏈、創鏈項目的基礎上,著力打造風光氫儲用一體的新能源、以可降解塑料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兩大全產業鏈基地。如今,三維、華恒、廣錦等多家重量級可降解材料產業企業匯聚于此,這里正在成為烏海市打造可降解材料產業基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作為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已構筑起以遠景、隆基、上汽紅巖、捷氫科技為龍頭的“風光氫儲車”零碳產業鏈集群,園區所發綠電已實現百分之百就地消納,保障綠色零碳能源供給。日前,該產業園成功入選工信部2023年度工業綠色微電網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再獲國家級認可。
赤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形成涵蓋現代裝備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制藥、新能源、數字經濟6大產業集群和風電裝備產業鏈,氫能裝備、儲能裝備產業鏈,現代煤化工產業鏈,精細化工產業鏈等11條產業鏈,產業門類逐漸豐富、產業布局日益多元,許多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
……
眼下,涌動著澎湃發展熱潮的工業園區正成為自治區培育產業鏈、提升工業經濟運行效能的重要載體。據自治區工信廳工業園區處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2023年全區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突破1.8萬億元,千億級園區達到4個,千億以下500億以上園區達到7個,500億以下百億以上園區達到38個。園區發展不斷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形成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的產業格局。
來源: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