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錳礦是工業基礎性大宗原料礦產之一,近年來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9月18日,在中國—東盟大宗商品交易創新發展論壇上發布的新華(北大宗)·中國錳礦價格指數有效疏解了市場中的數字瓶頸,助力錳行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數字產業生態,對穩定市場預期、提升涉錳行業運行質效和國際話語權具有積極意義,推動錳行業的“北部灣聲音”向國際傳遞。
據了解,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錳資源消費國,也是最大的電解金屬錳、錳硅合金等錳系合金生產國及電解金屬錳出口國。但同時,我國的錳礦儲量較低,大約只占全球錳礦儲量的7%,因此,錳礦也成為我國短缺礦種之一。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錳礦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南非、加蓬以及澳大利亞,進口量分別為1467.78萬噸、507.49萬噸以及412.03萬噸,分別占當年中國進口總量的49.16%,17.00%以及14.10%,三者合計占比超過總進口量80%。
市場分析人士稱,由于國內各港口錳礦數據存在一定的缺失與滯后,因此市場分析與預測往往使用南非、加蓬等國港口發運數據進行預測,但這種分析結果不僅在精度上存在不足,更在南北差異匹配上存在一定誤差。新華(北大宗)·中國錳礦價格指數以港口數據為依托,有效紓解了行業數據瓶頸,有利于推動現貨市場平穩運行和提高錳礦行業運行質效。
指數選擇2022年度錳礦進口量數據確定港口之間權重,并確定2022年11月10日為基期,基點設為1000點。指數自基期至8月底,總體可以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初,指數總體呈震蕩上升態勢。期間,錳礦進口價格有所提升,支撐國內市場價格逐漸走高;需求端,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美聯儲加息放緩以及國內“穩增長”政策實施,市場預期不斷增強,硅錳市場需求釋放,價格穩中有升,同時電解錳產量月環比上漲,同比供應寬松,對錳礦采購意愿偏強,支撐國內錳礦需求向好。終端鋼市也迎來一輪上漲行情,拉動硅錳合金及電解錳需求。
第二階段:2月初至5月中旬,指數呈下跌走勢。期間,硅錳合金及電解錳庫存偏高,現貨充足,但在年后強預期弱現實的影響下價格雙雙走低。同時錳礦陸續到港,港口庫存累積,在市場買漲不買跌心理下,錳礦價格持續下探,貿易商讓價出貨,市場信心不足。同期終端鋼材市場弱穩運行,房地產端需求偏弱,剛需及投機性需求均有所減少,鋼廠主動檢修增多,對上游錳系材料需求拉動效應減弱。
第三階段:5月中旬至8月底,指數止跌企穩。期間,人民幣持續貶值,雖然外盤錳礦價格下跌,但國內市場交易價格相對堅挺。下游錳系產品價格雖有所下跌,但產量并未明顯減少,對錳礦需求維持穩定,市場按需采購。終端鋼材市場供需兩弱,市場偏穩整理。
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指數權威發布,不僅可以向市場參與者提供有效的價格參考基準和市場信息,引導市場預期,發揮現貨市場指數“壓艙石”作用,更可助力北部灣(廣西)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打造錳產品的交易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信息發布中心,發出錳行業的“北部灣聲音”,強化平臺連接政府、產業集群、金融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提升行業影響力和資源聚合能力。
來源:新華財經客戶端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