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近日,由中國五礦所屬長沙礦冶院牽頭完成的兩項科技成果“鉬精礦加壓氨浸全濕法提取鉬錸技術”和“復雜矽卡巖型含銅赤磁混合鐵礦高效回收關鍵技術開發及工業應用”,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高度評價,被認定為“居國際領先水平”。
“鉬精礦加壓氨浸全濕法提取鉬錸技術”適應性強,工藝簡單,選擇性好,鉬、錸浸出率高,有效解決了傳統鉬精礦焙燒-氨浸工藝存在的原料要求高、工藝繁雜、鉬錸收率低及二氧化硫污染環境和廢水處理困難等問題,實現了鉬及伴生金屬錸、銅及硫資源的高效綜合回收。
該技術已在安徽華西稀有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實現工業應用,且生產運行穩定,經濟指標先進。鉬、錸總浸出率分別達到97.31%和99.55%,全流程鉬、錸、硫回收率分別為96.24%、98.55%和95.00%。與傳統焙燒-氨浸工藝相比,鉬錸收率分別提高2個百分點和35個百分點,并實現了硫的高效回收。該技術不僅適用于標準鉬精礦的冶煉,也適用于含銅等非標鉬精礦的冶煉,促進了復雜難選鉬資源冶煉行業的科技進步。
“復雜矽卡巖型含銅赤磁混合鐵礦高效回收關鍵技術開發及工業應用”形成了復雜矽卡巖型含銅赤磁混合鐵礦中磁鐵礦提質降雜、赤褐鐵礦有效回收、極低品位伴生銅綠色綜合回收等關鍵技術,有效解決了混合鐵礦中磁鐵礦、半假象赤鐵礦、赤褐鐵礦分組分質分步回收的技術難題,實現了赤褐鐵礦物與含鐵硅酸鹽礦物的高效分離和高含泥極低品位伴生銅礦物高效綜合回收,從源頭杜絕了黃原酸根離子污染,促進了復雜難選鐵礦及伴生銅硫等選礦領域的科技進步。
該技術成熟度高,在萊新鐵礦、魯中礦業應用以來取得顯著經濟效益。萊新鐵礦選礦廠生產鐵精礦回收率提高7個百分點以上。魯中礦業選礦廠生產鐵精礦回收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實現銅浮選作業復產,銅精礦品位提高1.5個百分點,回收率提高近7個百分點。合計實現新增鐵精礦近50萬噸,新增產值超5億元,新增利潤超3億元。
上述兩項科技成果促進了復雜難選金屬資源選冶領域的科技進步,提高了關鍵金屬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均十分顯著。
下一步,中國五礦將繼續堅持創新在高質量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推進創新五礦建設、人才強企行動計劃,激發形成科技引領創新、人才驅動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局面,爭當國家科技創新的“排頭兵”、行業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來源: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