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這是礦區建成的‘5G+可視化遠程控制’的1503E智能綜放工作面,可以觀察到工作面所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實現安全高效的井下作業。”新疆能化伊犁一礦黨委書記、礦長魏文輝說。
伊犁一礦是國家發改委核準的新疆第一座千萬噸特大型現代化井工礦井,礦井井田面積118.5平方公里,可采儲量19.98億噸,采用斜-立井混合開拓方式,共布置主斜井、緩坡斜井、回風立井、進風立井、進風斜井5條井筒。于2022年4月竣工驗收,當年產量完成1005萬噸。
魏文輝告訴記者,礦區通過推動安全生產科學化、專業化、標準化、智能化、精細化“五化”管理,構建礦井安全制度、領導責任、管理、技術、信息智能“五個體系”,打造安全、綠色、智能、高效示范礦井。
他舉例說,礦區建設的華為超融合云平臺,搭建新疆煤炭行業第一座現代化微模塊數據機房,集成礦井安全監控、視頻監控等27個子系統,通風、壓風、供電、排水等固定崗點實現無人值守、實時監控、遠程控制,累計減少崗位人員干預55人,有效降低礦井作業安全風險。
實現智慧化的不止礦井作業區,在伊犁一礦聯合建筑井口信息站,記者看到,下井前礦工們頭戴的礦燈也有專門充電箱進行充電,顯示屏上編號、電量等信息一目了然。完成井下作業的礦工們出井后可以將衣物直接投放至全自動化洗衣房窗口,下次上工時在取衣窗口便能拿到清洗后干干凈凈的工作服。
副礦長周廣宇說:“今年上半年,礦區完成產量500.72萬噸。礦區投用新疆區域走向最長、可采儲量最大的工作面1503E智能綜放工作面,按照‘方大面、少安撤、多回收,均衡高效生產’原則實施技改革新。按照1200萬噸/年生產能力配套綜機裝備,單班由15人減為7人,單班產煤突破1.96萬噸,單日突破4.12萬噸,原煤生產工效178噸/工/天,人均工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