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基于大宗商品供應鏈需要,四川云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云智造科技)專注于研發相關軟件、硬件、算法和數據,為客戶提供技術服務,實現物資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的供應鏈數字化云智造科技研發的“3.0版大宗商品流通加速器”(簡稱:“加速器”),幫助物流公司能夠從生產企業源頭獲取訂單,實現產品的加速流轉,提高企業運營效率。
云智造科技技術和數據副總經理韓祥表示,未來將加大對供應鏈金融的投入,幫助企業能夠尋找到比較低成本的融資,促進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順利進行,使供應鏈上的企業融資不再難,讓客戶像點外賣一樣買賣大宗商品。
解決行業痛點
3.0版大宗商品流通加速器派上用場
見到貨車司機周林的時候,他并沒有像以往那樣坐在駕駛室里排隊候貨,而是在德勝鋼鐵倉庫的駕駛員室里休息。空調里吹出來的冷風,讓人感覺涼爽愜意,他和幾位貨車司機一邊喝著水一邊閑談。沒過多久,周林的手機響了——是通知他準備裝貨的信息。據悉,這是使用了“加速器”后才出現的新場景。
對于過去排隊候貨的“痛苦”,周林記憶猶新:排隊時間長,有時一等就是半天。同時,由于擔心被人家插隊,只能坐在車上干等。一到夏天和冬天,還得開冷氣或暖氣,而開空調又要增加成本。
對此,德勝鋼鐵貨場管理部主任羅曉波深有體會:“夏天,司機不得不頭頂烈日等待裝貨,不僅倉庫內擠滿了等待裝貨的車子,甚至排到了廠外的省道上,現場秩序混亂,有時甚至貨車司機還會發生肢體沖突。”
不過,自從使用了“加速器”后,現場情況大為改善,“貨車司機通過園區的叫號系統提前排隊,不用擔心被插隊,倉庫準備好裝貨后,貨車司機會收到‘裝貨通知’短信,裝貨的倉庫門前不堵車了,裝卸效率提高50%以上。”羅曉波表示,原來貨車司機裝一車貨平均要排隊15個小時左右,現在一般一個多小時便可以將貨物運輸出去。
“搞我們這一行的,全靠信息靈,等貨時間短、跑得又快又安全才能賺到錢。”四川好運必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萬軍坦言,長期以來,不知道哪里需要車子拉貨,也不知道要排多久的隊才能裝到貨都是行業的痛點。現在好了,有了“加速器”,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特別是通過專業從事供應鏈管理的公司提供物流服務,一年下來多出來的效益比較可觀,這就是互聯網給物流業帶來的好處,真正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事實上,受益的不只是拉貨的貨車司機,作為供貨方的德勝鋼鐵貨場管理部同樣受益。
羅曉波提供了這樣兩個數據:使用“加速器”以來,訂單受理效率提高30%以上;物流調度處理能力提升20%以上。這樣,既減少了在廠等待裝貨的車輛,確保秩序井然,司機們又有休息的時間,確保運輸途中駕駛安全。
當然,“加速器”的功能遠遠不止這些。過去,鋼材需求方不知道鋼材運到了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能夠到場,而現在只需在手機上輕輕一點,便可知曉貨物物流狀態,從而精準安排人員卸貨,有效避免了過去常常出現的鋼材到了而卸貨的工人沒到,或者卸貨的工人到了,而鋼材沒有到的窩工現象。
加大研發投入
創業團隊中研發人員占比90%
云智造科技擁有一支擁有大宗供應鏈與互聯網從業經驗的創業團隊。創始人劉興欣,是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曾擔任大型鋼鐵集團的關鍵職位負責人,擅長風險規避和整體統籌能力,并有7年PE從業經驗,負責公司戰略、運營和融資。
聯合創始人劉嶠,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于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分析研究和產業應用,擔任公司技術副總之職,負責公司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同為聯合創始人的楊波,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有10余年物流信息化、供應鏈管理領域創業經驗,負責公司產品研發和市場運營。
韓祥也是聯合創始人之一,是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安全碩士,長期從事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研究,擁有近20年軟件開發和項目管理的經驗,負責公司信息安全和數據整合。
在云智造科技創業團隊中,本科畢業生占比97%,研發人員占比90%。他們既是互聯網技術方面的頂尖人才,又熟悉市場,如曾經供職于鋼廠的創始人劉興欣以及聯合創始人楊波,曾在物流業摸爬滾打了幾年,對傳統鋼鐵生產行業生存狀態有著深刻理解,深知傳統物流模式的“痛點”。
比如,根據鋼鐵行業慣例,在一般情況下,鋼鐵廠給客戶的報價都是買方倉庫交貨價。也就是說,從鋼鐵廠貨場到買方倉庫的物流費已經包括在鋼材價格之中了,由鋼鐵廠承擔鋼材的物流費,物流費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鋼鐵廠的經濟效益。為了保證按時交貨,過去德勝鋼鐵成立了自有車隊,招聘駕駛員上百人,負責運輸銷售給客戶的鋼材,每年產生的人工費用就是一個大數目。
針對上述問題,云智造科技研發團成功研發了車隊“加速器”。德勝鋼鐵使用“加速器”后,不再需要維持自有車隊,鋼材運輸通過無車承運的方式由社會運力承擔,只保留不到10位員工從事與物流相關事務的對接,車輛調度和信息分享全由“加速器”完成。兩相比較,德勝鋼鐵每年節省的物流費達1300多萬元。
但云智造科技研發團隊并沒有就此止步。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已獲發明專利2項、外觀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36項、商標權9項。同時,公司積極開拓市場,目前公司與德勝鋼鐵、重慶鋼鐵、八一鋼鐵、蜀道集團、量力鋼材城、鴻源實業、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等單位開展了業務合作。
落地成都高新區
發展道路上獲多方面支持
2017年5月,云智造科技在成都高新區注冊成立,從此與成都高新區結下了不解之緣,并獲得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公司最早落戶天府軟件園D區的創業場,在這里獲得了從房租減免、孵化培訓、辦公空間、配套服務設施、投資人對接、扶持資金、加速器、創業大講堂、法律、財稅等創業基礎等高質量企業服務,為公司創業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9年10月,云智造科技在天府軟件園加速器“畢業”后,在成都高新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2020 年 9 月,成為成都高新區“雛鷹企業”,根據成都高新區梯度培育政策,公司作為首次認定的種子期雛鷹企業獲得了一次性獎勵;2021年11月,公司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22年11月,獲選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在子系統發生故障的情況下,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公司參與研發了“基于動態知識圖譜和全異步微服務的跨領域計算引擎及應用”項目,獲得了2021 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據了解,這個科技成果的最大使用價值就是“跨領域的智能化和容災能力”。
金融投資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一直以來,成都高新區高度重視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解決創業企業在創新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高新區將繼續提供最優質的要素保障及政務服務,不斷完善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吸引產業鏈企業落地發展,助力創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韓祥表示 ,目前公司的業務已經進入到數字化征信和金融領域,云智造科技在資本市場方面將作 “ 兩手準備”:一是選擇合適的板塊實現獨立上市;二是接受某央企的投資甚至并表。在公司與其進行業務合作的同時,雙方已經開始洽談合資事宜。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