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圍繞節能減排、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我國鋼鐵行業正在推進產能置換、超低排放和極致能效等三大改造工程。這三大改造工程當前進展如何?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在產能置換方面,截至今年6月,各地計劃更新煉鋼產能約4.05億噸,其中有2.1億噸已經投產。
在超低排放改造方面,中鋼協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介紹:“截至7月7日,已有89家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公示。其中64家企業完成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覆蓋鋼產能3.26億噸。25家企業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鋼產能1.12億噸。目前還有48家企業正在進行公示前專家審核和企業進一步完善與整改進程中。”
極致能效工程去年年底啟動,目前已經有21家鋼鐵企業申報進入標桿企業名單,涉及1.8億噸產能。何文波透露,第二批申報正在進行,報名的企業越來越多。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說,從近年來的工作成效看,我國鋼鐵行業噸鋼綜合能耗逐年下降,主要生產工序能耗逐漸降低。不過他同時表示,鋼鐵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仍然有較大壓力。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劉炳江表示,當前鋼鐵行業變相新增產能的風險仍然存在。“近兩年中央環保督察發現鋼鐵行業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包括未辦理環評、能評等手續情況下違法開工建設,批小建大,偽造生產記錄應付檢查,產能置換政策落實不到位,以脫磷轉爐、精煉爐、鐵合金、鑄造等名義變相新增產能,化解產能的任務落實不到位,偷梁換柱等問題。”
技術進步是鋼鐵工業能效提升的不竭動力,是實現節能降碳目標的重中之重。《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富氫碳循環高爐冶煉、氫基豎爐直接還原鐵、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術取得突破應用,短流程煉鋼占比達20%以上。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丁志軍說,工信部將以先進節能技術推廣應用為抓手,推進技術節能。“我們將持續發布國家工信領域節能降碳技術目錄,加快推廣余熱余壓梯級綜合利用等先進適用的節能降碳工藝技術裝備,系統提升鋼鐵行業的能效水平,推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回收利用,有序推廣電爐短流程煉鋼工藝,提升高效節能電機、水泵和風機等通用設備的使用比例。”
范鐵軍指出,鋼鐵行業能源消費結構偏煤,面臨的能源轉型壓力比其他行業更大。中國鋼鐵工業購入的能源中,電力不足10%,煤炭和焦炭占比高達90%。在電力消耗中,光伏、風電等綠電的比例不超過1%。他建議,鋼鐵行業應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處處長熊哲也表示,將推進鋼鐵行業清潔能源替代。“支持和引導鋼鐵企業通過電力直接交易、電網購電、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等方式,積極消納清潔能源,鼓勵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引導鋼鐵企業充分利用大面積屋頂資源,以自建或租賃方式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升企業綠電使用比例。”熊哲說。
來源:央廣網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