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珠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意見》)于近日正式印發并對外發布。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5年,珠海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省下達指標,為全市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3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省下達指標,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實施意見》提到,堅決把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扭住碳排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重點實施“碳達峰十三大行動”。
一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提出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合理調控油氣消費、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等重點任務。其中,到2030年,力爭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萬千瓦;到2030年,市級電網基本具備5%以上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
二是節能降碳增效行動。提出全面提升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降碳、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碳等重點任務。
三是工業領域降碳行動。提出推動重點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等重點任務。其中,到2025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5%;到2030年,鋼鐵、水泥、煉油、乙烯等重點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是城鄉建設降碳行動。提出推動城鄉建設綠色轉型、推廣綠色建筑設計、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加強綠色運營管理、優化建筑用能結構等重點任務。其中,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40%,施工現場建筑材料損耗率比2020年降低20%以上,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5%;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比2020年提升20%,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和人均綜合能耗分別比2020年降低7%和8%。
五是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提出推動交通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構建綠色智慧高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綠色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任務。其中,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電動乘用車銷售量力爭達到乘用車新車銷售量的30%以上;到2025年,配合省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全覆蓋。
六是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行動。提出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能效水平、加快農業農村用能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提高農業減排固碳能力等重點任務。
七是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提出建立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進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等重點任務。 到2030年,全市省級以上產業園區按省要求全部完成循環化改造。到2025年,大宗工業固廢年綜合利用率達到93%,到2030年達到95%;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達到65%以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八是科技賦能碳達峰行動。提出推動低碳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加快低碳先進技術成果轉化、促進低碳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等重點任務。
九是綠色經貿合作行動。提出提高外貿行業綠色競爭力、積極參與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等重點任務。
十是生態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提出鞏固生態系統固碳作用、持續提升森林碳匯能力、鞏固提升濕地碳匯能力、大力發掘海洋碳匯潛力等重點任務。其中,到203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2.2%,森林蓄積量達249萬立方米;到2024年,全面完成省下達珠海市的紅樹林營造修復任務。
十一是綠色低碳全民行動。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強化領導干部培訓等重點任務。
十二是試點示范創建行動。提出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開展綠色低碳試點示范等重點任務。
十三是協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同步開展降碳行動。提出推進合作區能源體系高效低碳發展、聯動發展低碳產業、協同推動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綠色金融合作等重點任務。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