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段時間來持續上漲,匯率的日內波幅不斷擴大。近期,多國也相繼宣布干預匯率市場、降息,一時間“匯率戰爭”疑云再起。人民幣匯價首次突破6.2,究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哪些影響?人民幣單邊升值,對于普通中國老百姓以及外貿出口的企業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連續升值與定價機制有關
近期人民幣匯率連創新高,五個月內升值1.5%。在接連創歷史新高后,5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6.2重要關口。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5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072,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6個基點。5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報6.198,較上一交易日大漲103個基點,5月9日再創新高,報6.1925,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中國銀行金融市場總部高級交易員巨曉津認為,人民幣出現連續升值,實際上與目前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有關。也就是說人民幣的定價,還是主要盯住中國外貿進出口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進出口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改善和增長。
外貿企業表示,人民幣升值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目前,公司主要通過內部成本控制應對匯率升值,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1,就只能提高價格,但是公司屬于小微企業,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議價能力弱,可能會損失一部分定單。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屢創新高。
全球啟動“印鈔機”
5月10日凌晨,日元對美元匯率下跌1.6%,四年來首次跌破每美元對100日元心理大關。今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已累計下跌超過了15%。日元貶值,為日本出口企業帶來匯率“利好”,據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超過52%的日本企業業績實現盈利,超出市場此前的預期。
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師趙先衛認為,由于前期日元貶值的積累效應,正在逐漸地發揮出來。日本剛公布的包括出口數據和國內制造業的數據都出現回暖跡象,受此刺激日經指數這兩天也出現上漲。
實際上,為刺激就業增長和經濟復蘇,美國和英國也開動了“印鈔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5月1日宣布,將維持現有超低利率和量化寬松政策。5月2日,歐洲央行將基準利率調降25個基點,至0.5%,5月3日,印度央行也將基準率下調25個基點,至7.25%。澳大利亞中央銀行5月7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75%的歷史低點,以刺激澳大利亞經濟。5月9日,韓國央行宣布下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0%。這是韓國央行在連續六個月保持基準利率不變后,首次下調利率。
出口企業不敢接長單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趙錫軍表示,對老百姓來講,日常的旅游、海外購物等等,拿人民幣買就比較便宜。另外,在投資一些境外的資產換算人民幣就貶值一些,所以這對投資來講不是特別有利的。
對于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價格競爭力可能會有所下降。對于進口原材料的這些企業來講,可能進口成本會有所下降,但是,對企業來講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影響。也就是說,當你的出口競爭力下降到一定程度,那么你原來一些靠低成本,低價格那些模式不行,扛不住,可能給它帶來壓力,迫使企業要想新的出路。我們現在提出來就是經濟轉型,就是被迫轉型,轉型壓力很大。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張鴻認為,人民幣升值給出口型企業帶來特別大的壓力。比如棉花,印度、巴基斯坦比我們的成本低,再加上人民幣相對升值,現在如果從印度、巴基斯坦進口棉花到中國,比在中國便宜,所以壓力很大。出口型企業確實是被逼迫轉型,或者是需要政策扶持等等。現在,有一些企業不敢接單,尤其不敢接長單。比如我接100美元的單可能沒問題,但是我接了這個單,可能我要做四五個月,做四五個月以后就不值錢,因為人民幣相當于我的成本,成本增加以后,本來我算我是掙錢的,但是我到最后交割的時候,交單的時候我反而賠錢了。
趙錫軍指出,出口企業現在如果不采取任何的對策,可能會構成一些不利的影響。企業應該調整產品的競爭力,高技術的含量以及品牌等等來占領市場,不是靠價格去競爭。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