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按照寶武“三治四化”要求,太鋼在不斷完善固態、液態、氣態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固廢不出廠、廢水零排放、廢氣超低排各環節極致治理,通過對廢棄物 “吃干榨盡”,全方位利用,實現減排增效。
生化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副產物。近年來,隨著太鋼引入城市生活污水、市政中水處理補充生產用水和回供汾河濕地公園,污水處理量急劇增大,生化污泥量也翻了幾倍。過去,這些污泥需要拉出去讓有資質的固廢公司進行處理。近年來,隨著固廢污泥處理技術的不斷成熟,用污泥與燃煤耦合摻燒發電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太鋼先行先試,早在2019年進行工業廢水處理系統提標改造時同步上了摻燒裝置。“污泥有一定熱值,但也殘留有大量微生物、有機質等物質,摻燒進去后可能會對發電熱值以及發電設備產生影響,但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觀察,混勻摻燒后,各方面影響不大,系統運行穩定。”能源動力總廠燃料作業區主管劉建剛介紹。
為了達到更好的摻燒效果,能源動力總廠對污泥摻燒裝置進行了聯動系統升級改造,實現了自動化作業,摻泥混勻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日處理量最高可達100噸。近三年來,太鋼共使用污泥摻燒發電4.3萬噸,按照市場每噸400元污泥處理費用計算,每年可節約處理費用650余萬元,同時利用污泥熱值發電替代部分燃煤也可創造價值。太鋼污泥摻燒發電不僅實現了生化污泥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做到固廢不出廠循環利用,還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真正實現了減排增效。
來源:太鋼集團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