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日前,自治區工信廳在官網上發布通知,要求各盟市參考借鑒烏蘭察布市整治鐵合金行業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加快推進鐵合金行業限制類裝備退出工作。據了解,烏蘭察布市已于今年5月份在全區率先完成鐵合金行業限制類裝備退出任務。烏蘭察布是如何做到的?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據了解,近年來,憑借充足的電力保障、便利的物流運輸等綜合優勢,烏蘭察布市吸引了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鐵合金項目入駐,鐵合金產業逐步成為當地支柱產業。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鐵合金企業91戶、礦熱爐和精煉爐257臺,產能1071萬噸。2021年,全市完成鐵合金產量633萬噸,占全區總產量的65%以上,全國總產量的20%以上。烏蘭察布市成為自治區最大的鐵合金產業集聚地和全國最大的鐵合金生產地級市。
然而,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企業裝備水平低、環境污染大、單位能耗高等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礦熱爐未密閉、“點天燈”現象、限制類裝備未淘汰退出等問題,已嚴重制約鐵合金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為了加快推進鐵合金行業限制類裝備退出工作,烏蘭察布市多次召開會議部署整改,制定印發了《烏蘭察布市“兩高”違規項目整改方案》以及鐵合金企業密閉化改造、限制類裝備退出等6個專項整改方案,全力推進審批手續、淘汰落后產能、礦熱爐全密閉化改造等方面問題整改。
“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個一批’改造原則和‘五化’改造具體措施,努力推動鐵合金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烏蘭察布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所謂“三個一批”就是淘汰退出一批、技改升級一批、延鏈強鏈一批。按照這一改造原則,烏蘭察布鐵合金產業整治工作迅速開展,并取得明顯成效。
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優化行業結構。按照烏蘭察布市提出的力爭在2022年6月以前退出鐵合金限制類和淘汰類產能的部署要求,成立了由市領導擔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相關市領導包聯相關旗縣,屬地旗縣黨委政府為第一責任人,倒排工期、加快推進。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應退出的普通合金礦熱爐已全部淘汰退出,共退出55臺限制類礦熱爐和精煉爐,退出產能134萬噸,騰出能耗200萬噸標準煤,其中徹底退出29戶鐵合金企業,騰退土地2640畝。
深挖潛力提效能,堅決技改升級一批。對于符合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的企業,對照相關行業排放標準和能耗管控要求,分類分步分階段實施除塵密閉化、能效值標桿化、資源循環利用化、智能化、綠能化“五化改造”,推動產業規范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2021年下半年開始推進鐵合金行業整改以來,全市共實施礦熱爐密閉和“點天燈”治理等技改項目52項,總投資41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30億元。
延鏈強鏈并舉,提升發展能力。支持企業向上下游產業延伸,實現鏈式發展,增強競爭力。上游引進礦石進口企業,實行集中采購,不斷增強保障能力、降低采購成本。下游向合金半成品、合金制品發展。同時推進余氣、固廢高水平綜合利用,推廣余氣生產蛋白質、化工產品,鐵合金冶煉渣造紙、制建材等產業。
經過一系列改造,全市鐵合金限制類裝備全部拆除退出,應密閉的普通合金礦熱爐全部密閉,全面消除了“點天燈”現象,企業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目前,烏蘭察布鐵合金企業整體工藝技術裝備水平達到了全國領先水平。
來源:草原全媒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