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近年來,由于國內某些出口產品存在嚴重的供大于求,疊加地緣政治和海外需求下滑影響,造成某些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但某些出口商為了得到海外訂單,大幅降低銷售價格惡性競爭。其背后的邏輯是走私和偷逃增值稅行為,結果是造成國家稅收流失,并導致市場環境繼續惡化。這種偷逃稅收的惡性競爭行為已經屬于走私和偷逃國稅的犯罪行為,應予以堅決打擊。這種破壞正常出口秩序犯罪行為不打擊,將給國家稅收繼續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近日,某出口金屬鈣產品出口商在與海關座談中,海關特意提到了外貿出口過程中存在的買單出口(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不開票,不含稅)現象。現就金屬鈣產品出現的買單行為,特向貿易商和生產加工企業做出情況說明。
首先,造成金屬鈣買單出口的原因,主要是一些貿易公司不守法經營,給加工企業灌輸了錯誤思想,要求金屬鈣生產企業不開票,讓利降價銷售,某些生產企業為了少交稅款,也心存僥幸不開票不做賬銷售,以為這種行為不違法,并以為稅務不查或者就算檢查,也不一定能查到自己身上。這種想法和做法是大錯特錯的。
其次,從業務流程來講,生產企業應該認識到金屬鈣作為危險化學品,需如實向屬地海關提交報檢資料(包括內、外貿合同,裝箱單,發票等),以辦理相應的危包證和商檢。但買單出口的話,貿易公司需向生產企業提供一個出口公司(名義出口企業,大多注冊在深圳等地),生產企業辦理的商檢單上會顯示發貨人為該買單公司。在所有單據上沒有顯示真實的貿易商信息,雖然從出口要求的單據一致性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生產企業不給買單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同時,買單公司也不會給生產企業通過銀行電匯貨款,通常是貿易商采取現金支付。事實上,海關系統內已留有生產企業將貨物售與買單公司的記錄,但是稅務系統內生產企業并未如實申報銷售收入,一旦稅務檢查,必將原形畢露,等待的就只能是法律的嚴厲制裁。同時,國內貿易公司本應正規通過銀行支付貨款,改為通過銀行卡大筆現金轉賬給生產企業法人或指定的個人賬戶,將國外收匯的美元收到離岸公司,并通過其他管道將人民幣現金打到個人賬戶,可能會涉及洗錢等其他違法行為。這種只有貿易流,沒有資金流,票據流的貿易行為就是逃稅違法行為。
當下,無論是海關還是地方監管部門,都在加大對危化品企業的監管力度,如果某些生產或加工企業依然心存僥幸,必將面臨法律的制裁。因為,每個生產企業在中國貿易單一窗口平臺(也就是申報危包證和商檢的平臺)都可以查詢出最近幾年的所有申報記錄。事實面前將難逃罪責。
除了金屬鈣產品外,還有如金屬硅、金屬鎂、電解錳、其他化工產品都存在類似買單出口的情況。甚至出口征稅的產品如硅鐵、鉻鐵、硅錳等依然存在走私關稅和偷逃增值稅行為。這些違法行為不打擊,將給國家稅收造成巨大損失。
在維護市場環境,倡導遵紀守法和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強烈倡導生產企業和貿易商要嚴格自律,遵國法,守行規,不要在黑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