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報告摘要
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一)行業基本情況
2021年,我國有色金屬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固定資產投資恢復正增長,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創歷史新高,保供穩價成效顯著,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有色金屬工業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具體表現在:
一是有色金屬生產保持平穩增長。2021年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6,454.3萬噸,比上年增長5.4%,兩年平均增長5.1%。
二是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正增長。2021年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增長4.1%,兩年平均增長1.5%。
三是主要有色金屬產品出口好于預期。2021年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含黃金貿易額)2,61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7.8%。其中,進口額2,151.8億美元,增長71%;出口額464.5億美元,增長54.6%。
四是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在高位回調。2021年國內現貨市場銅年均價格68,490元/噸,比上年上漲40.5%,但比上半年增幅回落8.7個百分點。
五是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創歷史新高。2021年,9031家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6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9%。
(二)主要有色金屬產品價格走勢
2021年有色以及黑色金屬價格波動劇烈,走勢整體表現為沖高回落。其中,銅價上漲21.8%,波動區間為56,880-78,390元/噸;鋅價上漲16.9%,波動區間為19,330-27,715元/噸;鉛價上漲4.5%,波動區間為14,095-16,420元/噸;鐵礦石下跌32.1%,波動區間為511-1,310元/噸;鎳價上漲22.6%,波動區間為118,290-160,130元/噸。
2021年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巨大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持續兩年的新冠疫情對全球大宗商品供應鏈的沖擊,海運價格翻倍、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產業開工率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加大了大宗商品的供給壓力。
第二,貫穿全年的全球能源危機下,疊加碳中和、碳達峰政策,以及國內雙控政策的嚴格推進,限電限產直接造成高耗能原材料產業的供給危機。
第三,國內保供穩價、助企紓困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有色金屬戰略拋儲實施,動力煤供應加大調控力度,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勢頭初步得到遏制,下游行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利潤結構不斷改善。
銅:2021年年初許多銅礦處于停工狀態,庫存下降,引發市場擔憂,銅板塊下行。后續經濟景氣程度上升,銅價迅速上漲,疊加供給端擾動以及下游需求不足,銅板塊始終處于震蕩波動狀態。在下半年,銅礦供給端受擾,但需求旺盛,銅價上漲,疊加經濟復蘇預期,銅板塊開始穩定上行。在能耗雙控政策趨嚴后,能源成本上漲,行業景氣度受到影響,此外全球疫情反復,導致銅板塊震蕩下行。
2021年國內現貨銅平均價為68,654.57元/噸。
鉛:ILZSG數據顯示,上半年鉛礦生產淡季結束后,3月至6月鉛礦產量呈現快速修復,進入三季度產量環比增速明顯放緩,維持在40萬噸左右的水平。從國內鉛礦供應來看,產量恢復不及預期,全年僅保持小幅增長。2020年出臺新的資源稅,礦山新產能投放的難度較大,同時供應端擾動因素頻出,3月內蒙古能耗雙控,6月以來各省不同程度的限電也導致了礦企被動下調產量。
2021年國內現貨鉛平均價為15,365.43元/噸
鋅:整體來看,2021年全球鋅礦產量年增速4.7%,恢復不及預期,海外受疫情反撲影響較為明顯,國內更多受政策面限制,礦產量遠低于疫情前水平,全年鋅礦供應呈現偏緊格局。從冶煉端看,2021年國內外受“能源危機”、能耗管控等因素干擾較多,導致產量不足預期。
2021年國內現貨鋅平均價為22,976.38元/噸
公司是中國第二大鉛鋅精礦生產商、第五大銅精礦生產商。主要從事銅、鉛、鋅、鐵、鎳等基本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的采選、冶煉、貿易等業務,以及釩、鉬、黃金、白銀等稀貴金屬和硫精礦等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分礦山、冶煉、貿易和金融四大板塊經營,其中礦山板塊主要產品有鉛精礦、鋅精礦、銅精礦、鐵精粉、球團等;冶煉板塊主要產品有電解銅、鋅錠、電鉛等。
1. 礦山板塊
金屬礦山開發是長期支撐公司穩定發展的主業,公司全資持有或控股并經營十四座礦山,其中,有色金屬礦山7座、鐵及鐵多金屬礦山6座、鹽湖礦山1座:青海錫鐵山鉛鋅礦、內蒙古獲各琦銅礦、內蒙古雙利鐵礦、新疆哈密白山泉鐵礦、甘肅肅北七角井釩鐵礦、青海格爾木磁鐵山鐵礦、青海格爾木野馬泉鐵多金屬礦、青海格爾木它溫查漢西鐵多金屬礦、青海格爾木拉陵高里河下游鐵多金屬礦、青海格爾木團結湖鎂鹽礦、四川呷村銀多金屬礦、四川會東大梁鉛鋅礦、西藏玉龍銅礦及新疆瑞倫銅鎳礦。其中,青海錫鐵山鉛鋅礦是國內第二大單體鉛鋅礦;內蒙古獲各琦銅礦是中國儲量第六大的銅礦;四川呷村銀多金屬礦以銀鉛鋅銅富集一體而著稱;西藏玉龍銅礦是國內第二大單體銅礦。
主要礦山品種一覽表
資源儲量:公司已在國內擁有眾多優勢礦產資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探礦權6個,面積61.41km2;采礦權14個,面積63.681km2,資源擁有量居國內金屬礦業企業前列。
設計產量:各礦山設計產量如下(以采礦權證載能力為依據):
2. 冶煉板塊
做精冶煉產業是冶煉板塊的戰略目標,公司以謀求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抓手,不斷提升工藝技術水平,使有色金屬冶煉規模和效益同步提升,產業格局更具完善。經過多年創新發展,有色金屬冶煉板塊實施了一批產業升級改造重大項目,行業發展比較優勢明顯。目前已形成電鉛10萬噸/年、電解銅16萬噸/年、鋅錠10萬噸/年、鋅粉1萬噸/年、偏釩酸銨1000噸/年的產能。
冶煉企業主要產品一覽表
3. 貿易板塊
公司除生產、銷售自營產品外,還進行銅、鉛、鋅、鋁、鎳等有色金屬貿易及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公司下屬上海、香港公司充分發揮地區窗口職能,以周邊優質產業對象為主要交易方,充分發揮營銷網絡,發展多元化經營模式,是公司經營策略實施的有利平臺。公司積極開拓有色、黑色、貴金屬等品種的原料、產品及加工貿易市場,保障冶煉單位生產需求,提升采購綜合效益,并逐步優化購銷渠道,提高了終端客戶占比,有效控制了經營成本。新形勢下,公司通過詳實的市場調研及分析,準確把握市場機遇,及時調整價格策略、保值策略,利用西礦鋅錠注冊交割優勢及衍生品工具等不斷摸索、創新營銷貿易交易模式,提升盈利水平,控制經營風險。
4. 金融板塊
為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公司控股子公司西礦財務是一家非銀行金融機構,為成員單位提供資金管理服務,在促進公司資金集中管理,加強資金監管,防范資金風險;提高資金效益,降低財務成本,優化財務結構;有效配置資源,助力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礦財務已形成穩定的合規運營體系,在資金頭寸、資產負債、流動性、利率定價等方面形成成熟的管理體系,“四個平臺”作用得以發揮,具有西礦特色、運轉有效的經營模式已經形成。
第三節 重要事項
1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公司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8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4%,實現利潤總額51.20億元,實現凈利潤45.56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3%。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