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向部分政府機構、相關光伏發電企業下發《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這是中國光伏行業翹首盼望多年的一個重要行業政策,按理是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不過,讀罷《意見稿》,很多企業卻高興不起來:電價補貼低于預期,期盼多年的政策紅利大打折扣。
業內專業人士指出,盡管補貼電價低于預期,但這份《意見稿》對于中國光伏企業長遠的健康發展依然具有積極意義。政策制定者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在擴大市場容量、規范市場機制的同時,遏制各地一哄而上的沖動,靜待市場的充分調整和洗牌,促進企業通過管理優化和科技創新降低成本,使光伏行業回到理性而健康的發展軌道上來。只是,按照這樣的電價補貼水平,外患不斷的中國光伏行業在得不到國內政策強有力的支撐下,必然會進入深度調整階段。
由于去年年底決策層頻頻釋放出大力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樂觀信號,國內很多企業都調高了今年國內市場的安裝出貨預期。有業內人士擔心,如果最終按照這個電價補貼標準出臺政策,今年國內市場全年10GW的裝機目標可能較難實現,因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推廣進度可能低于預期。
美國對中國光伏電池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遏制了中國企業進軍美國市場的步伐,而歐盟正在掀起的反傾銷調查結果也可能不客觀,中國光伏行業在海外主要市場的份額正在不斷下降。朱治國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去年第四季度,德國市場在天合光能總出貨量中所占的份額從原先的50%猛降至25%,今年德國市場份額大幅下滑幾成定局。
在產能嚴重過剩、在主要市場頻遭打壓的現實下,很多光伏企業已經難以維持正常的經營運轉。有統計顯示,目前,國內電池組件生產企業的整體開工率只有53%,除了部分一線企業開工率較高外,很多中小企業不得不停產或減產。
此外,從部分一線上市公司已公布的2012年年報看,大幅虧損幾乎是所有中國光伏龍頭企業的共同特點,而且,做得越多虧得越多。去年電池組件出貨量躍升第一位的英利新能源去年凈虧損高達30.644億人民幣,運營利潤率為-22.2%。
“中央決策層考慮的是整個行業長遠的健康發展。”孟憲淦說,盡管決策層表態要扶持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但這種扶持一定是基于行業深度調整基礎上的,而不可能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近日,中國光伏行業的標桿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宣布將進行破產重組,作為中國光伏行業的開拓者和引領者,這預示著今年光伏行業的深層次調整已經拉開帷幕。
天合光能是排名靠前的光伏龍頭企業中財務最穩健的企業之一,目前該公司正在醞釀行業的兼并重組計劃。朱治國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光伏行業的發展前景依然非常值得看好,目前正是行業兼并重組的好時機,他們正在考慮利用這個機會進行擴張。至于具體的兼并項目,朱治國沒有透露,但他強調公司今年一定會有所動作。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