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2月28日,記者從榆林市鎂及鎂合金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獲悉:由榆林市聯合鄭州大學創新研發的復式豎罐鎂冶煉關鍵技術裝備,近期通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評審,并獲得科技部國際領先水平認證。該技術是目前能耗最小、成本最低、用工最少、綠色程度最高、產品品質最好的原鎂冶煉新技術。以萬噸原鎂產能計量,可節約標準煤0.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萬噸,加上節省的土地和人工費用,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000萬元。
相較于當前主流的橫罐外熱法“煅燒+還原+精煉”(“三步法”)鎂冶煉工藝,該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取消了精煉環節,僅通過“煅燒+還原”(“兩步法”)工藝,不用精煉即可產出純度不低于國家標準《原生鎂錠》中Mg9995B質量水平的原鎂,可直接用于鎂合金生產,省去了現有工藝最大污染源——精煉工序,顯著縮短冶煉工藝流程,簡化合金化工藝,高效利用了煙氣和還原渣高溫余熱,解決了目前橫罐外熱法機械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工人勞動條件差等問題。
金屬鎂是榆林的特色產業,自2012年以來,榆林鎂產量連續8年穩居全國、全球區域產量第一,被中國鎂協授予“全國最大的金屬鎂生產供應基地”稱號。
為更好地推進鎂鋁產業發展,榆林市在2018年編制了《榆林鎂鋁產業規劃》,力圖在5年內實現鎂鋁產業千億級的突破。2019年1月,榆林市鎂及鎂合金科技創新有限公司與鄭州大學簽訂了《高品質鎂“兩步法”綠色冶煉工藝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合作合同書》。2020年10月,一臺年產1000噸高品質鎂新型冶煉技術還原爐單元模塊及其配套系統建成。2021年,設備經過多次技改提升和安裝調試,已完成三次試生產。
“目前設備運行正常,從生產過程和試驗數據表明,新型冶煉技術的生產規模、資源利用率、產品質量都有了較大提升,污染物排放量明顯降低。”2月28日,榆林市鎂及鎂合金科技創新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瑞敏說,下一步,公司將錨定低碳、綠色、可持續的鎂產業發展目標,通過建設年產2萬噸金屬鎂的工業化示范生產項目,闖出一條榆林鎂產業的綠色發展之路。(榆林日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