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全球鈀基金(GPF),MMC Norilsk Nickel創立的實物金屬交易所交易商品的專業提供商,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盡管總體預測鎳盈余為59,000噸,但2022年高品位鎳的前景仍不確定,存在重大供應不足風險。
GPF預測,鎳過剩將集中在低品位鎳生鐵(NPI)上,并強烈依賴預計明年將上線的印尼供應的增加。
根據GPF的說法,盈余對不銹鋼制造商來說將是一個非常有利的結果,但對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來說就不那么有利了,因為供應前景不太確定。
“明年將真的是兩個鎳幣的故事,至于高品位鎳,形勢看起來更加微妙平衡,近期供應增加的前景更小,隨著對電動汽車電池需求的特別增加,赤字增長的可能性也更大,”GPF業務發展主管蒂莫西·哈維說。
GPF的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印尼今年停止了大幅擴大的核電廠產能,導致2021年鎳市場不足為15萬噸。假設這一增加的產能上線,這將導致全年20%的供應增長。
GPF表示,印尼是關注的中心,鑒于印尼有能力提高產能以滿足對鎳的強勁需求,市場對印尼過度依賴一國原材料供應的風險有些擔憂。
哈維還表示,未來,鎳市場最明顯的不平衡將是低碳鎳,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有時與碳抵消相結合,因為需求將大幅增加,而供應仍然受到限制。
投資者和工業消費者對這類鎳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這反過來也將對印尼的生產構成挑戰,因為印尼的碳排放往往更高。目前的行業平均水平是每生產一噸鎳排放13噸二氧化碳,盡管對于某些產商來說,這可能高達160噸二氧化碳。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