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行業年會暨2022 年錳鉻鎳礦石和鐵合金市場展望”,定于2021 年12 月10-11 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年會由中國鐵合金網主辦,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國際冶金資源工業協會、上海期貨交易所、無錫鑫焦點金屬等單位共同支持的年度總結和來年展望的年度會議。
中國鐵合金網:四川,位于中國西部,礦產資源豐富且種類齊全,釩鈦磁鐵礦、稀土、鋰輝石、石墨等戰略資源儲量均處在全國前列,其中釩鈦磁鐵礦資源居全國第一位,鋰礦石資源位居全國之首。
產業發展,得資源者得優勢。四川發展先進材料產業優勢不止于此。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強對先進材料技術領域的研究與開發,科技實力雄厚,目前已擁有四川大學、西南交大、電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攀鋼研究院等一批國內一流的材料領域院校和科研院所,為我省先進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按照四川構建“5+1”現代工業體系戰略部署,先進材料產業被納入萬億級支柱產業重點培育,如此之舉為我省先進材料產業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四川,發展先進材料產業,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
在今年5月召開的2021中國(四川)先進材料產業推進會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全省先進材料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1萬億元,年增長8%,將建成國家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加快推動四川由制造業大省向制造業強省跨越。
目標既定,行動必隨。
四川,正多措并舉讓先進材料這顆“工業牙齒”變得更“硬氣”。
“硬”在重點領域
三向發力企業項目“百花放”
今年5月,在2021中國(四川)先進材料產業推進會上,四川明確了以著力培育的釩鈦、鋰電、晶硅光伏、稀土、鋁基等5大領域材料為重點,加快四川先進材料產業轉型升級,深化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工作。
為加快我省先進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四川有何新動作?
“當前,四川正以建設國家重要的新材料建設基地為目標,重點向三個方向發力。”經濟和信息化廳材料工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發展先進基礎材料,加快推進先進基礎材料的轉型升級;二是穩步發展關鍵戰略型材料,培育壯大一批市場潛力巨大、產業基礎較好的關鍵材料;三是突破發展前沿的新材料,結合我省在先進碳材料及石墨烯、3D打印材料等領域的基礎重點培育一批前沿新材料的研發企業。
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思路清晰,落子有力,全省先進材料企業紛紛行動。
在攀枝花,攀鋼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獨具特色的多金屬共生的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利用道路,形成了釩氮合金生產技術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今年5月,龍蟒佰利聯集團50萬噸攀西鈦精礦升級轉化氯化鈦渣創新工程正式通電投運。來自釩鈦領域的一封封捷報,是攀枝花市向“世界釩鈦之都”前進的道路上留下的堅實足印,也是提升我省先進材料產業整體實力的大作為。
無獨有偶,在遂寧,鋰電產業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天齊鋰業成為全球第三大電池級碳酸鋰供應商,擁有年產4.5萬噸鋰產品生產能力;今年,遂寧經開區成功引進投資71億元的蜂巢能源科技20Gwh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實現了遂寧品牌終端鋰電池的新突破;在射洪鋰電產業園內一片火熱建設的場景,四川新鋰想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二期項目蓄勢待發,企業二期項目項目將于2022年6月投產,預計產能4萬噸。
在樂山,我國晶硅產業的發祥地正煥發新機,在省委、省政府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系列政策的推動下,通威、晶科、協鑫、京運通等國內光伏知名企業紛紛齊聚樂山,晶硅光伏產業正在上演追“光”逐“鏈”、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形成高純晶硅11萬噸、30GW單晶拉棒切方及10GW硅片生產能力,還有一批晶硅光伏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預計2025年樂山光伏產業產值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
聚焦重點領域,四川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6317.3億元、同比增長6.0%,投資增速26.6%,增速居五大支柱產業榜首。
如今,四川先進材料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四川造”先進材料的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以重點項目帶動產業集群發展,四川底氣十足。
“硬”在集聚效應
初現規模特色產業集群
抓“萬億級”先進材料產業培育,釩鈦、鋰電、晶硅光伏、稀土等特色先進材料產業成為重要突破口,也成為我省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建設的“撬動桿”。
今年7月,在釩鈦資源及釩鈦產業院士專題對接會上,7名來自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為攀枝花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發展“把脈問診”,為四川釩鈦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共謀釩鈦產業創新發展新路徑。
今年9月,2021第四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晶硅光伏“樂山方案”備受矚目,“雙碳”目標下的“中國綠色硅谷”劍指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今年10月,2021年中國(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落地遂寧,“綠色發展 與‘鋰’相‘遂’”的主題深入人心,研討鋰電戰略布局,研判鋰電產業發展趨勢,展望鋰電終端需求發展前景,遂寧在做大做強中國“鋰業之都”、全力建設“世界鋰都”賽道上蹄疾步穩。
一場場專題對接會的成功召開,一系列緊鑼密鼓的國際會議落地四川,展現了我省先進材料產業發展的蓬勃之力,也彰顯了我省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奮起直追、勇立潮頭決心。
“中國綠色硅谷”—樂山,在漸深的寒意中激蕩著滾滾熱浪,由最初的單一硅料,一路向產業鏈縱深挺進,打通拉棒切方、切片、電池片、組件、電子級多晶硅全環節,逐夢光伏全產業鏈。“打造千億級、世界級先進產業集群,建成享譽全球的‘中國綠色硅谷’,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僅成為樂山的雄心與抱負,也成為助力全省先進材料產業集群發展的“樂山方案”。
構建先進材料產業集群,不僅有“樂山方案”。如今,在四川共有83個園區將先進材料作為主導產業,成都國家高性能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自貢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攀枝花國家釩鈦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一大批特色材料園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以重點項目帶動產業集群發展,我省初步形成了“攀枝花—中國釩鈦之都”“樂山—中國綠色硅谷”“遂寧—中國鋰電之都”等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區域品牌,培育了20余家國家級研發平臺,釩鈦材料、鋰電材料、晶硅光伏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高性能纖維、化工新材料、稀土新材料等行業已成鏈成規模發展。
射洪鋰電高新產業園
如今,我省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初現規模,全省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后勁十足。
“硬”在創新驅動
全力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大力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走深走實,多重歷史機遇和戰略窗口在此疊加。在如此關鍵時期,四川搶抓機遇,以創新為驅動,全面提升先進材料產業發展能級,全力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以創新為引領,四川將做足“四篇文章”。
著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重點培育和發展一批新材料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扶持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創新型企業。
協同構建產業創新平臺,支持企業聯合各類高校和院所,深化“產學研用投”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等協同機制,積極推進國家釩鈦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建設。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鼓勵企業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設實驗室、研發中心、技術聯盟等創新組織,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專業管理經驗,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嚴懲新材料產業領域內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
經濟和信息化廳材料工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材料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產業基礎再造的主力軍,是工業綠色發展的主戰場。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特色優勢產業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強生產綠色化,加大力度重點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優、綠色發展好、安全水平高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形成‘一心四極兩區兩帶’空間布局,是我省先進材料產業在‘十四五’時期的主要任務之一。”
構建“一心四極兩區兩帶”全新發展格局:將成都市打造成全省先進材料產業示范中心;支持攀枝花-涼山、遂寧、廣元-眉山、樂山分別打造釩鈦鋼、鋰電、鋁基、晶硅光伏特色優勢材料產業基地;打造川南新材料產業發展聚集區和川東北先進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發展聚集區;打造稀土新材料產業發展帶和新型能源材料產業發展帶。
奮力“十四五”,四川先進材料產業發展氣勢如虹,正續寫著助推全省工業經濟騰飛的新華章。
來源:四川經濟網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