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歐盟之后,印度反傾銷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或將也落在中國光伏企業身上。
3月18日,來自中國商務部的消息稱,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公布了太陽能電池反傾銷案中被選中抽樣的企業名單。該案中中國42家企業及其相關方提交了抽樣問卷,其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及其相關方被選為抽樣企業。“不要害怕印度的反傾銷,因為最后的結果可能是不了了之。”福能集團(Fire Energy)市場拓展總監袁華對記者表示。袁奔波印度市場多年,目前在福能集團負責印度市場的業務。
印度對華反傾銷于2011年12月初露端倪,一年之后的2012年11月23日,印度反傾銷局宣布:決定對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北、馬來西亞和美國的太陽能電池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光伏電池組件量為346兆瓦,價值16億人民幣。
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分析,印度此次反傾銷調查不只是針對中國,而是面向所有的進口商,這是一個好消息。
“同時也要看到,印度的反傾銷不僅針對晶硅電池及組件產品,同時還有薄膜電池內容。”廉銳說,印度市場與其它國家不同之處在于,它是應用薄膜電池組件比例最高的光伏市場,特別是美國的First Solar,該公司在印度薄膜市場占據的比例最大,“因為First Solar可以獲得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投資支持”。
此次調查由印度三大太陽能制造商的集體發起,這三家公司分別是木星太陽能公司、Websol能源系統公司和德里Indosolar公司,其中德里Indosolar公司聲稱是印度國內最大的PV電池制造商。此外,塔塔電力公司也公開表示對此類舉措的支持。
Tata BP Solar的首席執行官K.Subramanya認為,廉價優質的中國光伏電池對印度產業造成了極大損害,“這是太陽能設備制造業的一場災難。我感到有點痛心,因為我們希望太陽能在印度獲得成功,但我們需要公平的競爭環境”。
據了解,2011年出口印度的中國企業產品中,前三位的尚德電力、阿特斯和中電電氣光伏就占據逾1/3的份額。不過,印度市場出貨量尚不足這些企業總出貨量的5%。
袁華透露,2012年國內向印度出口光伏產品最多的是天合光能,而向印度出口的電池和組件產品基本集中于中國前10位的光伏廠家。“喊著要反傾銷的是印度本土的電池片廠,因為它們想壟斷本國的電池片”。
袁華認為印度雙反或不了了之的原因有三:印度本土產能和需求巨大的不匹配鴻溝;反傾銷如果成立,本土產品價格隨之高企,項目商不會接受;印度本國行政效率低下。
“從價格來看,印度本土產品比中國產品貴10%左右,而歐洲產品則要比中國產品貴上30%左右,若大量采購歐洲光伏組件,則意味著印度政府需要增加大量財政補貼,這顯然不切合實際。”袁華說。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