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鋼材是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關鍵材料,隨著可再生能源行業的逐步發展,鋼廠與海上風電行業之間的相互依賴與日俱增。供應鏈安全、碳足跡和價格風險管理等問題是供應鏈雙方都將面臨的挑戰。
本文被收錄于全球風能委員會 (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關于海上風電的最新報告中。
鋼材是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關鍵原料,主要用于建造塔架、過渡段、海上升壓站和最重要的基座總成部分。單樁式基礎本質上是打入海床的一根巨型鋼管狀結構。由于要在海上支撐起巨大的風輪,因此對材料的強度和耐用度提出了挑戰,而在眾多鋼材品種中,中厚板恰能出色應對這一挑戰。
中厚板是指厚度超過4.75毫米的平板軋材。海上風電需要的鋼板厚度通常大于其他用途的鋼板,有時厚度高達150毫米。在歐洲,該行業的迅速發展已成為中厚板需求的主要增長動力。隨著歐洲海上風電建設經驗的傳播,亞洲和北美也呈現出類似趨勢。
從鋼鐵生產企業的角度來看,海上風電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市場。根據CRU的計算,歐洲15%-20%的中厚板需求來自風電項目建設。如下圖所示,我們預計,在海上風電行業的推動下,這一比例將在 5 年內增長至25%以上。相比之下,亞洲中厚板總需求中該份額雖然較小,但也在不斷上升,而亞洲的中厚板市場規模約為歐洲的10倍。長期來看,浮動式風機的用鋼量甚至將高于固定式風機。

如果從海上風電行業的角度看待二者關系,鋼材市場同樣不容小覷,因為風電行業25%的資本支出來自基礎和塔架部分1。
因此,鋼廠和海上風電開發商之間存在高度相互依賴關系。在此背景下,雙方都將面臨以下關鍵挑戰:
供應鏈安全
在激烈的需求競爭中,企業需要確保在正確的時間獲得正確數量及正確品種的鋼材。全球市場復雜多變,并且受到多方力量的影響,因此企業必須擁有能夠幫助自己駕馭這種復雜形勢的商業情報。
供應鏈碳足跡
供應鏈脫碳戰略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廣泛傳播并形成了特殊共鳴。海上風電將成為未來低碳需求的強勁來源,但鋼鐵屬于“難減排”行業,在脫碳方面面臨巨大的技術和商業挑戰。CRU的排放分析工具顯示,每噸鋼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2噸左右。
在波動行情中管理價格風險
海上風電建設需要長期使用大量鋼材。但鋼材價格波動較大。例如,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間,德國的中厚板價格上漲了120%以上。海上風電供應鏈中的許多公司將其合約與CRU鋼材價格指數掛鉤,以管理其價格風險。
注1:IRENA (2016),《改變的力量:2025年前太陽能和風能成本下降潛力》
內容來源:CRUGROUP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