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鐵合金網訊: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根據《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陜辦發〔2021〕2號)和《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工作方案》,經陜西省委、省政府批準,陜西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于2021年7月14日至8月7日,對榆林市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于9月8日向榆林市委、市政府反饋了督察情況。
督察反饋會由榆林市市長張勝利主持,督察組組長嚴維佳通報督察報告,榆林市委書記李春臨作表態發言。督察組副組長張育奎、孫景宏及督察組有關人員,榆林市有關領導同志參加會議。各縣(市、區)黨政領導同志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列席會議。
督察認為
榆林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生態建設為立市之本,深入開展鐵腕治污專項行動,全面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實施“北治沙、南治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榆林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先后印發《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決定》和《生態文明建設實戰方案》,成立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建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工作專班。2020年空氣質量六項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首次成為空氣質量達標城市。
積極推進鐵腕治污攻堅行動。從2019年起,將鐵腕治污14項攻堅行動逐年拓展升級為22項、30項和37項。累計拆除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741臺、蘭炭爐123臺,整治“散亂污”工業企業722戶,完成涉煤企業環保型儲煤棚建設684家。2019年6月被國家財政部、住建部和生態環境部確定為第二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2020年6個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良比例首次均達到100%。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安全可控。
積極實施生態建設工程。深入開展打擊毀林專項行動和2021年森林督查工作,全面啟動“塞上森林城市”提質增效、高速公路“生態長廊”和綠化示范工程,積極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林木覆蓋率提高到36%,林木保存面積達到2360萬畝;積極實施宜居城市建設,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榆林市高度重視督察期間問題整改工作,堅持邊督邊改,嚴肅查處生態環境問題。截至督察結束時,督察組轉辦的263件群眾環境信訪問題已辦結并向社會公開,共責令整改241家,限產停產44家,取締6家,立案處罰76家,罰款1025.04萬元,責任追究57人。
督察指出
榆林市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和成效與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與人民群眾期盼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一是踐行綠色高質量發展有差距。
工作導向不明顯。一些市直部門和縣(市、區)黨委、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還不夠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夠堅定自覺,產業發展對能源依賴、路徑依賴的現象普遍存在。市縣一些部門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政治站位不高,各司其責、合力共抓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在破解生態環境保護關鍵問題上謀劃不深、力度不大、辦法不多。
綠色低碳發展不夠。榆林市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沒有根本改變。“十三五”期間,全市能源消費總量超出省級下達榆林市的能源消費控制總量。在建和擬建的17個煤化、石化等重點項目全部投產后,每年將新增原煤消費5675萬噸,新增用水超過2億立方米。在建或已建成投運的38個項目均未取得取水許可證。
公轉鐵推進緩慢。截至2020年12月底,榆林市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僅43%,未達到《陜西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2019-2020)》“接入比例80%以上”的要求。應于2020年底前建成投運的7條鐵路專用線,至督察時仍3條未建成;要求加快推進的16條鐵路專用線,還有14條尚未開工。
水資源利用率不高。榆林市水利局對礦井疏干水綜合利用整改工作重視不夠,推動不力。至督察時,榆林市整改方案要求于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的礦井疏干水綜合利用項目中,榆橫礦區6家煤礦未建成;榆神牛家梁片區12家、神木市10家、榆神工業區4家煤礦及榆神礦區金麻片區10家煤礦的多個標段還未動工。據統計,僅榆陽區、神木市47家煤礦每天約45萬立方米礦井疏干水長期外排,造成水資源浪費。城市、工業集聚區再生水利用率過低。
二是一些部門和單位工作落實有差距。
小火電整改不嚴不實。榆林市發展改革、生態環境部門對小火電機組問題整改工作不細不實、推進不力,監督檢查不到位,對整改無望企業未及時實施停產整改,上報“府谷縣恒源冶焦發電有限公司處于停產狀態,未啟動超低排放改造”,但督察發現,該公司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仍在發電,2021年1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標排放。
蘭炭行業產能淘汰及升級改造嚴重滯后。督察發現,榆林市級有關部門和縣(市、區)對蘭炭裝置淘汰工作抓得不緊,推進力度不大,列入淘汰的蘭炭裝置還有115臺未拆除到位,其中9戶60臺未按期停產;列入升級改造的82戶企業,絕大多數未完成達標改造,且有13戶44臺存在未批先建問題;府谷縣12戶171臺金屬鎂配套蘭炭裝置仍在生產,尚未確定淘汰、升級改造措施。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推進不力。榆林市“明盤”問題整改方案要求“2019年12月底前,對59個正在實施的綜治項目徹底關停清場,并進行整理復墾”。至督察時,府谷縣37個綜治項目僅完成5個,神木市22個綜治項目全部未完成,大多數項目還處于編制方案階段,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問題長期存在。采空區、塌陷區治理進展緩慢。
粘土磚廠清理整治不到位。榆林市鐵腕治污行動方案要求“2020年11月底前完成全市粘土磚廠清理整治”,但市資源規劃局與相關部門及縣(市、區)聯動機制未建立,整體工作推進緩慢,未按期完成整治任務。督察發現,榆林市現有198家粘土磚廠未淘汰整治到位,其中163家未取得用地手續、132家屬于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輪窯生產工藝。
工業固廢污染依然存在。《榆林市“十三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明確,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率應達到73%。督察發現,2020年綜合利用率僅為51%,且金屬鎂渣、氣化渣綜合利用無實質性進展。延長靖邊能源化工公司、陜西未來能源化工公司約36萬噸渣鹽長期堆存于固廢填埋場,未嚴格按危廢管理處置。
三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還存在薄弱環節。
部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落實不到位。榆林市一些結構性大氣污染問題仍然突出,個別縣(市、區)大氣環境質量排名處在陜北26縣(市、區)后位。區域內道路和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問題普遍存在,抽查的14家建筑工地均未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榆林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對“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統籌協調不力,至督察時還有35家企業未完成整改。一些汽修企業未按要求建設污染防治設施或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
一些水環境問題治理仍有差距。榆林市無定河、佳蘆河、孤山川等河流國考斷面水質不穩定,季節性超標問題時有發生。無定河支流榆溪河、青云河及三岔灣、鎮川火車站等仍存在多處生活污水直排問題。河湖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水利部督辦的河湖“清四亂”問題仍有6個未完成整改;全市核查河湖岸線違法違規項目仍有14個未完成整改。
治污基礎設施建設與監管仍有短板。督察發現,橫山區、靖邊縣、神朔鐵路公司等3座污水處理廠未按期完成提標改造;東坑鎮污水處理廠未實施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后排入滲坑。神木經濟開發區及檸條塔工業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未建成;榆林市污水處理廠長期超負荷運行,超標排放時有發生。城鎮雨污分流改造推進緩慢,定邊、米脂等7個縣(區)約40%的雨污合流管網未完成改造,其中綏德縣高達約90%。部分垃圾填埋場處置不規范等環境問題仍然突出。
部分自然保護區環境問題仍然存在。榆林市“綠盾2018”執法檢查反饋神木市臭柏自然保護區的問題仍有2處整改進展緩慢;無定河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勘界定標工作未完成,部分整治工作無實質進展。省“綠盾2018-2020”自然保護區專項行動反饋紅堿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9個問題點位,仍有29個未完成整改。
一些企業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延長集團魏墻煤業有限公司老貫溝矸石場未取得土地審批手續,擅自違法傾倒填埋煤矸石,周邊植被受到破壞。榆林綠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落實環評批復要求,使用原煤助燃,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廠區惡臭氣體無組織排放污染嚴重。延長石油橫山采油廠子洲采油隊對子洲縣境內廢棄的43口采油井未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定邊縣賀圈鎮下闇門村6家廢品收購站在無相關資質的情況下拆解汽車,廢機油桶露天堆放。
督察要求
榆林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地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努力構建高端低碳現代產業體系;要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推動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加強研究探索,及時破解當地政府對央企、國企和省屬企業生態環境問題監管不力的困局,確保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有力有效;要扎實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加快實施煤礦采空區治理和煤礦井疏干水、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積極推進黃河干支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強化環境風險管控和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全面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對督察組移交的責任追究問題,要逐案深入核查,逐一厘清責任單位和個人,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督察強調
榆林市委、市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于督察報告簽收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報陜西省委、省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榆林市委、市政府處理。
內容來源:陜西省生態環境廳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