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8月16日上午11時,滿載10000噸球團鐵礦石的中亞國際班列抵達寧夏中衛市迎水橋貨場。10000噸球團鐵礦石由寧夏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從哈薩克斯坦采購,貨物價值1300元/噸。通過采購進口球團鐵路運輸,比國內球團可降低運輸成本150元/噸。
8月16日,一輛滿載10000噸球團鐵礦石的27008次多聯快車緩緩駛入寧夏中衛市迎水橋貨場,此次班列從哈薩克斯坦鐵路出發經由新疆烏魯木齊局阿拉山口站駛往中衛迎水橋貨場,全程約2133公里,運行時間6天,這是中亞至中衛首列大宗貨物國際班列,也是寧夏迎來的首個萬噸大宗貨物國際班列。
據了解,10000噸球團鐵礦石由寧夏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從哈薩克斯坦采購,貨物價值每噸1300元,本趟列車編組50車,共搭載100只35噸敞頂箱,于8月13日凌晨4點34分從烏魯木齊局阿拉山口站發出,經蘭新線烏阿段到達迎水橋貨運部,卸車后通過汽車運輸至寧鋼集團。
“寧鋼進口礦石每年80萬噸,主要以澳大利亞礦為主。近期國際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困難。中衛地處祖國西部,與中亞較近,我們企業兩條腿走路,開辟新的貸源地。這也是企業貫徹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完成雙控任務的措施。”寧夏鋼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次國際班列開通后,國內采購渠道由原先海運轉鐵路,轉變成鐵路轉汽運,縮短了運輸周期,降低了采購成本,增加了采購渠道,提高了時效性。通過采購進口球團鐵路運輸,比國內球團可降低運輸成本每噸150元人民幣。
2018年,中衛市與阿拉山口簽訂區域合作協議。近年來,為了促進中衛和阿拉山口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暢通邊境和內陸物流大通道,兩地口岸辦積極落實國際班列的優惠政策,積極支持中衛—中亞、中衛—歐洲(俄羅斯)雙向國際貨運班列開行。圍繞優化口岸環境、提高通關效率,促進對外貿易和國際物流發展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積極推進“大通關”,努力實現兩地口岸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為進出口貨物在申報、查驗、放行等方面提供通關便利,真正實現“快進快出”。
中衛市口岸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衛市越來越多的企業融入國際供應鏈、產業鏈,通過國際班列與各個國家緊密相結合,以國際班列帶動國內外貨物在中衛集散,不斷為中衛市發展外向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內容來源:礦業界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