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鐵合金網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定于2021年8月17日(周二)上午10:00召開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文字實錄:
孟瑋: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發展改革委8月份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采取線上方式舉行。按照慣例,我先通報6方面情況,之后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第一方面,關于發用電和投資項目審批情況
從發電看,今年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3.2%,比2019年同期增長12.2%,兩年平均增長5.9%。7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9.6%。其中,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12.7%、14.4%、25.4%、12.1%;水電同比下降4.3%。從用電看,今年1—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5.6%。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20.5%、15.3%、25.1%和6.6%。分地區看,全國16個省(區、市)用電增速超過15.6%(也就是全國用電量增速),其中西藏、湖北、浙江、江蘇、陜西5個。▍^)增速超過20%。7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2.8%。
投資項目審批方面,7月份,我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個,總投資582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等領域。
第二方面,關于深圳綜合授權改革試點實施情況
2020年10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和首批授權事項清單向社會發布。試點實施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和跟蹤指導,深圳市周密部署落實,各項改革順利推進,過半任務陸續落地見效。
一是一批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下放。國家有關部門、廣東省積極推動相關事權下放,賦予深圳更多改革自主權,農用地轉建設用地審批權、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審發權、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設立和撤銷權、占用林地省級審核權等權限已陸續下放到位。
二是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深圳探索地上、地表、地下分別設立使用權,試行二三產業混合用地改革,形成“單一用地性質的混合使用”“混合用地的混合使用”等多種土地要素利用模式。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與中小板合并、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試點等落地實施,全國首批基礎設施REITs項目落戶深圳。率先在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上破題。創新設置技術調查官,率先建立并實施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三是制度創新成果正在形成。深圳穩步推進法規規章的立改廢釋工作,新制定法規17部,修改10部,作出法規性決定1項,廢止法規4部,26個改革事項已納入相關法規。掛牌成立全國首家個人破產事務管理機構,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允許個人破產的城市。發布全國首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制度體系。
總的來看,深圳綜合授權改革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改革的受益面不斷擴大,“實施方案+授權清單”作為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受到各方廣泛認可和借鑒吸收,對全國以及其他地區的示范引領作用初步顯現。
第三方面,關于上半年各地能耗強度下降情況
近日,我委印發《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從能耗強度降低情況看,今年上半年,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個。▍^)能耗強度同比不降反升,10個省份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全國節能形勢十分嚴峻。文件要求,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9省(區),對所轄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暫停國家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以外的“兩高”項目節能審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
第四方面,關于上半年長江經濟帶發展有關情況
今年上半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長江經濟帶在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顯現。
一是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成效顯著。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484個問題已完成整改350個,污染治理“4+1”工程深入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今年上半年,優良水質比例為88.2%,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優于全國平均水平6.5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比例為0.6%,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優于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
二是綠色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上半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區生產總值24.88萬億元,同比上升14%,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6.9%。綠色發展示范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深入實施,初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三是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長江保護法頒布實施后,依法治江進入新階段。長江經濟帶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嚴格落實。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健全,有關部門出臺《支持長江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方案》。
下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認真落實領導小組工作部署,扎實推進長江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有力有序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第五方面,關于共建“一帶一路”實施推進情況
今年上半年,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統籌境外項目抗疫和生產建設成效顯著。境外中資企業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沒有出現大范圍人員感染,境外重點項目建設穩中有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高質量推進,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建設順利推進。
二是經貿合作實現量質“雙提升”。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8245.5億美元,同比增長37.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5.8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9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10.6%。中歐班列統一品牌5周年,鋪畫線路73條,通達歐洲23個國家168個城市,形成了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貿易大動脈;運行質量保持較高水平,上半年共開行7377列,綜合重箱率達98%,西安、成都、重慶、鄭州、烏魯木齊五大集結中心開行量達到4600列,占62%,集結中心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班列開行已逐步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
三是國際共識進一步增強。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全球健康峰會、“一帶一路”亞太區域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等多個場合發表系列重要講話,闡述共建“一帶一路”主張,回應社會關切,贏得國際社會尊重和廣泛贊譽。面對疫情挑戰,我國展現大國擔當,已向世界提供新冠疫苗和原液超7億劑。
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蘇作出貢獻。
第六方面,關于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有關情況
經國務院同意,今年將于8月23—29日舉辦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在活動內容上有3大亮點:
一是系統回顧“十三五”節能工作成效。全面總結“十三五”期間全國節能工作進展和成效,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體現節能提效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作用。
二是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碳。組織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碳承諾活動,激發企業節能降碳、提質增效內生動力,引導相關企業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應有貢獻。
三是開展百項節能低碳標準提升活動。我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快制修訂覆蓋能效、能耗限額、能源基礎和管理等方面的節能低碳標準,為做好節能降碳工作、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宣傳周期間將主要采用“云”上宣傳方式,在線上策劃了一系列云展示、云分享等活動。同時,我們將在委門戶網站和“兩微一端”開設專欄,宣傳各部門、各地區、各行業節能工作實踐和成效,實時推送宣傳周最新活動進展。各地區、各部門也將結合實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歡迎社會各界和記者朋友們積極參與。
我先介紹這些,下面歡迎記者朋友們提問。
中國證券報記者:
下半年,如何進一步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合理擴大有效投資?如何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
孟瑋:
昨天,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月份經濟數據。今年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4.3%。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4%。
為更好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鞏固投資持續恢復增長態勢,下一步,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重點從五個方面抓好補短板穩投資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實施“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了102項重大工程項目,這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我們要發揮其牽引帶動作用,抓緊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推進機制,將102項重大工程進一步細分落實到具體建設項目上,形成清單,強化要素保障,有序推進項目實施,做到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
二是多措并舉穩定制造業投資。一方面,積極支持先進制造業投資,不斷完善和用好“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加快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加強傳統制造業碳減排政策的引導和激勵,推進綠色低碳投資。與此同時,還要綜合施策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壓力,落實各項降成本政策,增強中下游制造業企業投資動力。
三是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是督促各地方加大項目前期工作投入,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依法合規加快辦理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和用地、規劃、環評等手續,加快推進征地拆遷、市政配套等準備工作,推動一批項目盡快具備開工條件。同時,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提高項目前期工作效率。
四是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在中央預算內投資方面,我們將加快計劃執行進度,提前組織明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編制工作,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急事。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方面,我委將指導督促各地高質量做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專項債券項目準備,確保專項債券發行后能夠及時投入項目建設、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五是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為更好發揮有效市場作用,我們將不斷完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政策,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市政、交通、生態環境、社會事業等補短板領域建設。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穩妥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謝謝!
內容來源:中國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