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7月23、24日,梅鋼召開年中對標對表主題研修會。會議回顧了梅鋼上半年運營情況,發布了下一步戰略發展方向和成本競爭力三年提升方案,提出打造最高水平A級企業和綠色生態鋼城,明確了下半年追求極致跑出加速度、算賬生產效率再提升的生產組織原則。煉鐵廠、煉鋼廠、熱軋廠、冷軋廠、物流部和新事業分公司等6家基層單位圍繞區域業務,聚焦成本、效率、能力等關鍵詞明確了短期及長遠奮斗目標并介紹主要實現路徑。與會人員進行了分組研討,圍繞主題報告,著力探求優化三年能力提升規劃、推進三年成本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打造最高水平 A 級企業的新思路新舉措。
會議號召廣大干部員工統一思想、保持定力,在下半年乃至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里,穩控運行能力,打好成本基礎,快速全面達A,進入第一方陣。
上半年,梅鋼克服項目建設集中與產線效率提升雙線作戰的壓力,快起步,求突破,抓住機遇,產線效率、利潤實現雙突破。
生產經營業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二季度利潤總額連續三個月刷新歷史記錄,噸鋼利潤集團內排名第五。
生產效率持續攀升,具備了年化近千萬噸鋼的生產能力,大富氧條件下鐵水產量屢創新高,多點廢鋼預熱助推鋼產量屢破記錄。
運營水平屢創新高,“321 X”精品銷量完成年度目標107%,141項經濟技術指標達標率、進步率和刷新率優于上年實際及寶山基地同期水平,25條主線故障月均時間較上年同期下降10%。
管理賦能效果明顯,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用,強力支撐產線效率提升;11個產線高目標項目全部達標,燒結利用系數、提高熱裝比、縮短軋制間隙時間三個項目指標大幅超越規劃目標線;“賽馬”績效體系作用全面顯現,一貫績效管理系統正式上線,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推進運行模式變革、組織體制改革和業務流程優化,實現組織體系更加高效運營;政企、社企關系有效改善,累計接待外部訪客120批2400余人,初步成為美麗南京的靚麗工業名片;圍繞效率提升、環保達A,項目的高強度投入、高效率建設進一步夯實了梅鋼發展基礎。
各生產單元亮點紛呈,冷軋產品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熱軋軋制節奏實現突破,煉鋼廠實現大廢鋼比條件下穩產高產,煉鐵廠高爐噴煤比快速提升,能環部能介保供穩中有進,物流部魚雷罐周轉率突破歷史,熱電廠發電量創歷史新高,新事業分公司在高負荷運行狀態下保證了原燃料供應穩定有序。
下半年,面對國家鋼鐵產業調控政策趨緊,梅鋼要保持戰略定力,加速推進三年能力提升規劃不動搖,穩住油門、經濟運行,算賬生產、效益不減,彎道超車、掛圖作戰。敢于突破、補短鍛長,通過提升成本管理能力、推進成本可視化工作、深化“賽馬”績效體系全力提升管理能力;聚焦規模與品種,堅定不移推進精品戰略,持續夯實梅鋼發展之基;居安思危、提前應對,關注快節奏下關鍵環節的穩定,關注用能和安全風險,確保生產經營的穩定順行。
梅鋼下一步戰略目標及步驟是踐行寶鋼引領戰略,進入鋼鐵行業第一方陣。所采取的戰略路徑是打造實力、精品、綠色、數字梅鋼 。
梅鋼將長短結合系統梳理降本潛力點;以項目化推進驅動關鍵指標改善掛圖作戰務求實效;系統推進全面對標找差工作常態化;加速推進“可視化”助推全員降本;上下結合,推動成本管理水平更上臺階;倡導形成公司成本變革文化。
打造全球鋼鐵業最潔凈工廠,超低排放是提高政治站位和嚴肅工作作風的重要內容;是鋼鐵行業優勝劣汰的衡量標準;是所有員工安居樂業的福祉保障。
梅鋼打造綠色生態鋼城愿景是綠的鋼城、鋼的綠城,打造與城市和諧共生、互融共進的綠色鋼廠。打造綠色生態鋼城理念是踐行長江大保護,按照“兩于一入”原則,以“三治四化”為抓手,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回顧公司上半年生產經營業績,結合對梅鋼的認識,我們要堅信梅鋼完全具備一流鋼鐵企業的條件和能力:
一是梅鋼具有明確的發展戰略和堅定的戰略執行能力。梅鋼抓住時機謀求發展,上半年在寶鋼股份的績效位列四大基地第一名,成果來之不易。三年規劃重點項目蹄疾步穩、措施得當、執行有力。梅鋼上下同欲,利潤水平、經濟技術指標、產量等創造歷史。
二是梅鋼人具有開拓創新的思維和高效協同的團隊文化。管理、技術、操作維護三支隊伍既腳踏實地又勇于創新,部門之間既敢于較真又團結協作,上下級之間既高度服從又相互包容,形成了梅鋼極具戰斗力的團隊文化。
三是梅鋼具備強大的組織力和深厚的歷史底蘊。無論是生活活動還是生產活動,高效務實的組織效率賦予生產力更大的發展彈性。在新一輪以成本效率為核心的競爭當中,光榮、深厚的歷史資產將支撐梅鋼把握新的發展機遇。
劉寶軍指出,要通過內增能力、外塑形象,展現梅鋼格局、錘煉梅鋼能力、確立梅鋼地位,要堅定發展戰略,內外兼修,把梅鋼建設成為員工的驕傲、城市的景點、集團的主力、市場的名牌、行業的標桿。
第一,強化戰略引領,構建發展藍圖。深入研究自己、研究市場、研究同行,確定方向;整合各類規劃,形成全面的三年發展目標、路徑;形成新一輪發展計劃和具體項目。
第二,強化結構調整,明確產品定位。明確既有規模下的產品結構與細分市場規模,做好裝備與工藝技術路線論證,形成明確的發展方案。
第三,強化制造能力,建立相對優勢。通過績效牽引,建立以成本為核心的生產組織模式;保持上半年形成的效率能力,持續追求經濟技術指標;嚴控各項費用。
第四,強化數據治理,推動數字化轉型。建立涵蓋產購銷研及管理業務的完整數字化平臺,開展全面的底層過程數據治理,通過數字化打通縱橫界面,實現“三跨”融合。
第五,強化管理變革,提升系統效率。推進操作一體化和大工種變革、制造體系流程和五大體系效率優化,加大與生態圈平臺間緊密度的機制建設。
第六,強化科技創新,實現技術引領。形成“技術-產品-利潤-技術”的循環提升,建立“研發-制造技術-市場技術”的嚴密責任體系,構建支撐公司長期盈利的真正競爭力。
第七,強化生態建設,塑造梅鋼形象。把梅鋼建設成為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的行業典范。
第八,強化風險管理,牢控負面事件。建立以“全員安全”為核心的大安全管理體系,嚴控重大危險源,加強對屬地化、業務相關方安全體系的監督。
對于梅鋼下半年以及未來生產經營面臨的問題與機遇,劉寶軍提出:下半年,梅鋼有了更多的空間關注成本管理措施的落地,包括新工藝、新技術的運用和管理措施的調整。在中國寶武專業化整合和寶鋼股份一公司多基地模式下,主動作為、建立并完善與購銷研以及生態圈的高效工作機制。緊盯“雙碳”背景下的新興市場,重視精品路線,制定發展戰略,把握能源結構迭代的政策和市場機遇。
2021年上半年梅鋼抓住機遇,共同發起并實踐了一場變革,產量利潤實現雙突破,堅定了梅鋼必將做成一流企業的信心和決心。各級管理者把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里、攥在手中,全體員工克服生產組織困難,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上半年實現年化產能近千萬噸,經營業績實現歷史性突破。但也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成本相對劣化,對手進步得快,我們進步得慢。二是隊伍中有了一些沾沾自喜的情緒。三是對未來的藍圖一些單元缺乏思考。
關于下半年工作,施兵提出四方面要求:
一、堅持穩控運行能力、打好成本基礎、快速全面達A、進入第一方陣的工作原則,圍繞穩住油門、經濟運行,算賬生產、效益不減,彎道超車、掛圖作戰的目標要求,確保各項工作有效落地。首先是經濟運行,不能首鼠兩端、似是而非,最優的組織方式只有一個,要把它做到極致。其次是算賬生產,一定要制定目標,對成本的測算要膽大心細。最后是掛圖作戰,堅定不移推進填平補齊、提升效率、安全保障、環保提升等項目的實施。
二、立足長遠,謀篇布局,統一認識,堅定實現一流梅鋼的信心和決心。管理者要系統化思考梅鋼長遠發展戰略,解決長期生存發展和競爭能力提升的根本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和需要重大突破時,上升引擎不缺乏動力,更不缺少突破的魄力。其次在公司整體戰略上要統一認識,規模、成本、品種是一盤整棋,上半年規模做上去了,下半年要把油門穩住,一踩就提速,一松就減速,做到收放自如。接下來是成本競爭力的突破,成本是梅鋼永遠的痛,要通過本輪成本規劃實施構建梅鋼成本絕對競爭力:一是全員行動,做到“全員治漏 不滴不冒”;二是加快革命性的技術變革,研究推進低壓蒸汽、余熱余壓發電等高效節能回收技術;三是推動專業管理變革,頂層設計、系統考慮設備體系、物流系統、原料系統變革;四是實現重要工序的突破,煤比、煉鋼冶煉周期、熱裝熱送等;五是全面優化費用管理,各項費用要有清晰的制度。
三、全面規劃思考核心能力和實施路徑。制造運營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包括彈性的控放能力、低成本的生產制造能力、品種的實現能力和綠色發展能力。圍繞四個方面能力,要著力推進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賽馬”績效變革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在核心能力的建設中產生巨大驅動力;二是“算賬生產”要從根本的目的和直觀的管理行為去思考,要算出結果、形成指令,不偏不移去執行和檢查;三是“掛圖作戰”在基層的推廣,不是一個“項目圖”,而是“任務圖”,始終要為目標任務而服務,做到班班有圖、人人有圖;四是“成本可視化”不等同于成本管理,要做到人人算、人人都會算、人人都能算、隨時可以算;五是加大創新力度,培養創新團隊。圍繞核心競爭力的五個方面變革要形成體系。
四、整理行裝,開始新的長征。規模和成本是一個企業的必備基礎,綠色發展和品種能力才是企業的未來。綠色低碳發展整體布局規劃要全面思考、快速行動,做到快、好、省,確保兩年達A。要強勢推進清潔生產,加強管理和檢查,做到持之以恒,努力將梅鋼打造成為長江岸線首屈一指、人人稱頌的企業。
施兵強調,全體梅鋼人要振奮起來,持續改良工作文化、改進工作方式。追求無止境,要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要盯著第一定目標、對著短板寫總結,形成開放而不是封閉的、追求卓越而不是自我滿足的文化。要讓追夢者以身作則、讓卓越者領跑,通過工作設計、發現卓越者,改善管理習慣、關注和培育沖在最前面的人。
來源:梅山鋼鐵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