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近日,全球最大在建煤化工項目——陜煤榆林化學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工程,臨時暫停施工。
上述項目由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煤榆林化學)負責規劃、建設和運營。陜煤榆林化學成立于2017年12月,屬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煤集團)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注冊地在陜西省榆林市。
省屬煤炭巨頭陜煤集團2020年全年生產煤炭1.95億噸,產量位居2020年中國煤炭企業第四名,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動力煤龍頭陜西煤業(601225.SH)、北元集團(601568.SH)、陜國投A(000563.SZ)。
一名榆林市煤化工行業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上述項目臨時停工的根本原因是,用能指標未經過當地發改部門批準。而該項目能耗過大,僅一個項目就占了全榆林市“十四五”期間的全部用能指標。
此外,接近陜煤榆林化學高層的知情人士稱,由于上述項目能耗過大,以至于包含榆林當地大型國企榆能集團在內,多家能源企業的項目無法上馬,榆林市政府層面對該項目態度也很微妙。
界面新聞就此事致電榆林市發改委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稱,目前并未接到關于榆林化學項目復工的消息。
復工遙遙無期,帶給陜煤集團的損失無法估量。在4111億負債壓頂下,“陜西最大煤企”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在走高。
用能指標“踩紅線”致停工
作為全球最大的在建煤化工項目,陜煤榆林化學項目自2019年7月正式動工以來,一直備受關注。
陜煤集團官網信息顯示,該項目是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煤化工項目,位于榆林市榆神工業區清水工業園。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3平方公里,估算總投資達1150億元,年轉化煤炭超過2000多萬噸。該項目目前正在施工的年產180萬噸乙二醇工程一期一階段,原計劃于2021年6月機械竣工。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將該項目列為煤炭深加工重點建設項目,同時也是陜西省“十三·五”重點項目和陜煤集團“十三·五”重點項目。
一名接近陜煤榆林化學高層的知情人士稱,該項目工地上的2萬多名員工已經上交了廠牌、衣服、安全帽等物品,陸續立刻工地。目前公司對外宣稱階段性停工,復工時間尚未確定。
榆林市煤化工行業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陜煤榆林化學項目臨時停工的根本原因是該項目能耗過大,踩了榆林市用能指標的“紅線”。
作為資源型城市,碳達峰和碳中和是榆林今后面臨的最大挑戰。
上述業內人士提供的一份文件顯示,為完成全市能耗“雙控”的任務,整個“十四五”期間,榆林市能耗的增量指標為每年不到500萬噸標準煤,除民生、交通等用能外,僅剩余約200萬噸標準煤的新增耗能指標。
這意味著,陜煤榆林化學項目年轉化煤炭超過2000多萬噸,這一數據已遠遠超過全市耗能限度。
近段時間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頻頻提及收緊“兩高”項目。榆林市也在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及碳排放強度控制要求。
6月3日,榆林市發改委召開榆林市“十四五”重點項目梳理排查工作推進會,會議指出,對于已開工建設的“兩高”項目,各地要形成清單,注意評估檢查,對項目主要產品能效水平進行評估,低于本行業能效限額先進值的,按有關規定停工整改。
此前的5月31日至6月1日,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在榆林市調研碳達峰、碳中和、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煤礦安全生產等工作。
根據榆林市政府官網轉載的陜西日報消息顯示,梁桂先后來到中煤榆林能化公司、中石油蘭石化乙烷制乙烯項目現場、延長石油榆林煤化公司,詳細詢問企業生產運行、碳排放、節能減排降耗等情況。梁桂指出,企業要切實降低能源消耗,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智慧和力量。
當地市政府對項目態度微妙
“十四五”開局之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為各地政府當前工作重點。在此關頭因能評手續缺失停工,再加之省市級政府對該項目微妙的態度差異,為陜煤榆林化學項目的前景蒙上陰云。
“目前榆林市對陜煤榆林化學項目的態度很微妙。”接近陜煤榆林化學高層的知情人士稱,雖然該項目會促進榆林地方經濟增速,但一個項目占盡全省用能指標,導致包含榆能集團在內的其他能源企業的項目均無法上馬,因此當地政府早已得知該項目將停工的消息,卻一直未戳破。
對于陜煤榆林化學項目的能耗解決,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談了業內多數人士認為的可行措施——關停其他項目以置換用能指標:一方面企業可以收購榆林本地僵尸用能企業;或企業關停旗下地區化工項目,例如關中陜南等地,將異地全省的運能指標置換到陜北,保障陜煤榆林化學項目建設運轉。后者可能性較大,但牽涉的各地產值稅收等問題更為復雜,實施難度很大。
“事實上,榆林當地很多煤化工項目的手續都不規范,有些項目開工長達一年后,完整手續都還沒有辦完。”上述業內人士稱,陜煤榆林化學目前已經停工,本身為相關手續的補辦增加了難度,背后的陜煤集團代表著省國資企業,更無法未批先建。此外,陜煤近期發生多起安全事故,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
4111億債務壓頂
這項逾千億元的煤化工項目停工,復工時間遙遙無期,帶給陜煤集團的損失無法估量。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多家負責陜煤榆林化學項目的總包公司墊資金額較大,陜煤集團還將面臨對總包公司的補償問題。
官網資料顯示,2020年,陜煤集團全年生產煤炭1.95億噸,生產各類化工產品1881萬噸,生產粗鋼1318萬噸,發電量398億度,生產水泥產品778萬噸。全年實現營收340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73億元。
近兩年,伴隨著煤炭及鋼鐵行業的高景氣度,陜煤集團營收逐年增長,保持了較強的盈利及獲現能力。
然而,作為“陜西最大煤企”,陜煤集團不斷增長的巨額負債一直以來備受各界關注。
陜煤集團2020年債券年報顯示,總資產5960.6億元,總負債4111.22億元,凈資產1849.38億元,資產負債率68.97%,同比下滑1.16%。
雖然近年來陜煤集團財務杠桿緩慢下降,但目前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為平衡財務杠桿,陜煤集團不斷發債募資。據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陜煤集團存續債券規模總計約1100億元,大部分債券將集中于2024年到期。
伴隨著陜煤集團的債務不斷重壓,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在走高。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陜國投A資產負債率為24.73%,該數值2020年同期為20.05%;北元集團資產負債率為21.48%,該數值2020年年底為18.75%。
內容來源:界面新聞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