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近日,我國首條超高純氧化鎂千噸生產線在海港經濟開發區開工建設,這標志著“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開始步入產業化階段,將改變國內超高純氧化鎂材料依賴進口的“卡脖子”現狀。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由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自主研發。該技術使用了碳基高分子作為催化劑,制備成本更低、工藝路線更短、產品成品率更高,最高純度可達99.95%,比國內現有的氧化鎂制備純度提高了一個百分點。
據了解,純度99.5%的氧化鎂材料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材料、高端光學鏡頭、芯片制造、特種鋼材等多個領域。特別是以超高純度氧化鎂作為耐火材料的電爐煉鋼,噸鋼釋放二氧化碳量僅為普通高爐的23.2%,有助于整個鋼鐵行業的節能減排,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據預測,過去完全依賴進口的超高純度氧化鎂國內市場需求將在140萬噸以上。唐山超高純氧化鎂千噸生產線的開工建設,為我國超高純度氧化鎂的大規模制造奠定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塊化產業基礎。
海港經濟開發區積極主動對接,在優惠政策制定、項目推介、項目選址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預計今年底超高純氧化鎂千噸生產線將建成投產。
來源:唐山市人民政府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李慧]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