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工業中國’奮起的縮影”“不再‘穿著棉襖游泳’”“一份成色十足‘答卷’”……今年以來,國內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聚焦鞍鋼集團,多角度展現鞍鋼集團深化改革、生產經營取得的可喜成果和英模人物的奮斗故事。
“鞍鋼廠辦大集體慢慢變成包袱,主辦企業就像穿著棉襖在市場的海洋里游泳……”5月13日,《經濟日報》刊發調查報道《鞍鋼不再“穿著棉襖游泳”》,長篇報道了鞍鋼在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報道刊發后,立即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而熱烈的討論:“99.6%的職工妥善安置率,這力度可真不小!”“這些企業和職工如果用得好,對當地經濟來說也是寶貴資源。”
脫下“棉襖”不是終點,而是闖出新天地、改出新活力的起點。在全面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進程中,《光明日報》刊發的《鞍鋼集團深化改革煥新機》,再次讓世人見證了鞍鋼集團深化改革的決心與魄力;國務院國資委微信公眾號“國資小新”線上發布的《東北國企改革:朝陽鋼鐵逆襲之路》,讓人感嘆于基層企業改革脫困之路,贏得讀者廣泛點贊。
“外抓市場、內促改革,乘勢而上的鞍鋼集團‘市場 改革’發展之路越走越寬,今年1月至4月,實現利潤總額10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消息一公布,立刻吸引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光明日報》《經濟參考報》《遼寧日報》《中國冶金報》《世界金屬導報》等紛紛在重要版面或時段刊發、播發了鞍鋼集團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取得的驕人成績。“效益有改善、員工有獲得感、企業發展可持續”,一時間,“高質量發展新鞍鋼”成為各大媒體上的新聞熱詞。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火熱開展,鞍鋼集團的紅色基因、英模文化也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重磅報道《“工業中國”奮起的縮影》,持續引發外界關注鞍鋼集團。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節目中娓娓道來孟泰在鞍鋼恢復生產時的英雄事跡,新華社刊發《孟泰:勞模精神永放光芒》報道,講述“孟泰精神”傳承至今的重要意義,東北新聞網專題欄目報道了50多年來“孟泰精神”深植于鞍鋼沃土、引領鞍鋼廣大干部職工奮勇前行的動人故事……通過多家媒體生動呈現,不僅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展現了以“孟泰精神”為代表的鞍鋼英模文化,也激發了鞍鋼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模文化、為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鞍鋼不斷拼搏的奮進力量。
全國勞動模范、鞍鋼股份熱軋帶鋼廠曲曉東說:“老一輩鋼鐵英雄不怕吃苦、甘于奉獻,十幾年如一日地在崗位上頑強拼搏,這種愛企、獻企、榮企的精神在任何時期都值得我們學習。”站在鞍鋼博物館的英模展區前,鞍鋼礦業鞍千礦業“90后”職工孫銘辰更加堅定了信心:“作為一名青年職工,我要埋頭苦干、奮發進取,做業務上的尖子、實踐中的排頭兵,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多作貢獻。”
來源:鞍鋼日報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