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際能源署(IEA)正式發布了《2050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Net Zero by 2050,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報告的主要觀點如下:
1、凈零排放的道路狹窄。需要從現在到2030年大規模部署所有可用的清潔能源技術,例如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節能建筑改造。對于太陽能,這相當于大約每天都要安裝一個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光伏電站。
2、清潔能源投資的激增可以帶來就業和增長。為了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到2030年,全球每年在清潔能源上的投資將需要增加兩倍以上,達到約4萬億美元。到2030年底,可創造數百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3、需要推動清潔能源創新的巨大飛躍。到2030年,二氧化碳減排的大部分來自當今市場上已經存在的技術。但是到2050年,幾乎一半的減排量來自于處于演示或原型階段的技術。為了將這些新技術及時推向市場,在這十年中必須做出重大的創新努力。
4、需迅速擺脫化石燃料。凈零意味著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量大幅下降。這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到2035年停止銷售新型內燃機乘用車,并在2040年之前逐步淘汰所有未減緩的燃煤和石油電廠。
5、電力成為能源系統的核心。到2040年,發電將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凈零排放,并逐步實現將近一半的總能源消耗。這將需要大幅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例如電池、需求響應、氫燃料、水力發電等,以確保可靠的供電。
6、新的低排放產業蓬勃發展。到2045年,新能源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道路上的絕大多數汽車將依靠電力或燃料電池運行,飛機將主要依靠先進生物燃料和合成燃料,全世界數百家工廠將使用碳捕集或氫氣。
7、一個清潔能源世界。2050年的全球能源行業主要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太陽能是最大的供應來源。要實現這個更清潔、更健康的未來,將取決于所有政府與企業、投資者和公民緊密合作的堅定不移的關注重點。它還將需要各國之間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要確保發展中經濟體擁有及時達到凈零所需的資金和技術。
為實現近零排放,可采取的解決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將達到90%以上),能源效率,電氣化,生物能源,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氫和氫基燃料,行為改變等。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李慧]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