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世界上最大的鎳和不銹鋼生產商青山控股集團從零開始重建津巴布韋的鋼鐵工業,這是由姆南加古瓦總統本人領導引入投資的直接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原材料都很容易在現場獲得。
青山已經參與了鉻鐵的冶煉,現在準備在5月份開始建設其鋼廠,最終將每年生產200萬噸各種鋼鐵和不銹鋼,其中大部分將出口到該地區。這是好事,因為津巴布韋將擁有自己的工業原材料,以重啟即使是最環保的現代經濟體也需要的金屬沖擊,以錨定其工業基礎。一些人質疑Mvuma(地名:姆武馬)附近的綠地投資,而不是考慮在雷德克里夫重新開放Zisco。這有幾個原因:
首先Zisco(津巴布韋鋼鐵公司)應用的是一項古老的技術Zisco(津巴布韋鋼鐵公司)應用的是一項古老的技術,直到關閉時,它仍在通過批量工藝生產基礎鋼,而當時全球95%以上的鋼鐵公司都已經通過現代連續工藝進行生產,這種工藝在過去25年里占據了主導地位。因此,無論你走到哪里,投資者都必須從零開始。我們談論的是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而不是1942年,當時戰時的殖民政府進行了一項受到啟發的投資,但投資得到了擴張,而不是重建。
其次Mvuma的投資 讓Zisco相形見絀
Mvuma(地名:姆武馬)的規模將比Zisco擴大幾倍,并將生產一系列碳鋼和不銹鋼。
青山知道鋼鐵的經濟性。要想盈利,有一系列條件。最重要的是要把所有的原材料都放在非常近的地方:優質鐵礦石、石灰石、煉焦煤、用作助熔劑的螢石、不銹鋼要添加11%的鉻,還有少量的其他金屬,如鎳和釩,如果你從正確的鐵礦石品種開始,就可以從鐵渣中提釩。據推測,當青山開始非常認真地研究津巴布韋時,它花了很多時間查看地質圖,然后實際調研了礦藏。據市場流傳的消息稱,青山花費了數億美元進行前期調研。算完賬后,Mvuma(地名:姆武馬)站了出來。其他三個條件已經到位。、
1 津巴布韋擁有、熟練和經驗豐富的人才在人力資源方面,正如其他礦業和制造業投資者所發現的那樣,津巴布韋擁有熟練和經驗豐富的人才,技術大學學院培養出穩定且不斷增長的畢業生。雖然一些新的東西需要一組外部專家,但這個影響不大,因為越來越多的技能可以在現場適應和培訓。當地人才隨時待命,可以削減成本。
2 投資程序和法律、已可轉化為實地工作我們梳理了很多投資程序和法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姆南加古瓦總統第一次見到青山老板項光達是在2016年,當時姆南加古瓦是副總統,但直到他晉升為總統,完成了清理投資環境的一些重任,青山才開始把興趣轉化為行動,甚至在政策轉化為法律后,承諾也轉化為實地工作。
3 津巴布韋擁有、需要基礎設施方便的是,Mvuma(地名:姆武馬)已經在從格沃魯出發的馬斯文戈鐵路支線上。它位于正在升級的南北主干道的十字路口,以及連接Gweru、Kwekwe和Bulawayo的高速公路,許多當地客戶已經在這些地方落戶,更多的人會想要他們的家。與當地和出口市場的良好溝通對盈利至關重要,畢竟,這也是青山希望位于南部非洲中部,而不是在中國再建一座鋼廠,從津巴布韋進口一些原材料,然后將鋼材運往世界四分之一的國家的原因之一。從今年開始,住房、供水等問題已經列入發展計劃,因此對優先事項清單進行小幅調整是很簡單的。
津巴布韋的優勢是巨大的。雖然工業和制造業現在又恢復了增長,但在過去的四分之一個世紀里,重工業幾乎完全消失了,無論如何都需要一系列現代化的鋼材。雖然有很多關于新工業革命的討論,但這場討論實際上是關于工業化國家將如何繼續增長。它假定這些國家的重型工程基礎已經成熟。對于像津巴布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個基礎是缺失的。現在它將被放回原處。我們進口鋼材用于建筑;我們進口鋼材用于數千種用途。如果我們要成為制成品的出口國,而不是僅僅依賴大宗商品,我們需要所有類型和等級的鋼鐵來制造它們。工廠的規模將意味著大量出口,即使重工業基礎不斷增長。但我們將越來越多地出口鋼鐵和不銹鋼,而不是礦石甚至鋼錠。青山認為,它可以毫無問題地出口煉焦煤和螢石。我們一直在談論增加出口的價值;這項投資就是這樣。當我們談到一年120億美元的采礦業時,更多的礦山顯然是第一要求,而青山在總數上的大筆投資將是一個重要的貢獻,同時也告訴其他投資者,認真看看第二共和國統治下的津巴布韋是值得的,同時,又是一次口碑廣告。但礦產產出價值的大幅增長意味著的肯定不僅僅是產量。從地下挖出更多的礦物,并出售未經加工或部分加工的金屬只是第一階段。銷售精煉金屬和出售買家在交貨時可以使用的材料,以及一系列精煉的鋼材,就是這樣,為基本產品增加了大量的美元。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礦業收入的大部分將來自津巴布韋的附加值,由于其中大部分是津巴布韋人的工資賬單,我們在邁向中等收入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勝利。無論如何,考慮到我們的地理位置,我們需要增值才能生存。澳大利亞可以通過在海岸附近吸塵豐富的鐵礦石和裝滿散裝貨船來賺大錢,而南非在港口附近的煤田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津巴布韋無法與這些業務競爭,不得不運輸價值更高、散裝更少的產品,這樣利潤就不會被運輸費吃掉。
轉自:網絡
- [責任編輯:Catherine Re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