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2021年,煉鐵總廠在堅持“綠色發展、智慧制造”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后勁十足。高爐鐵水產量
一月份實現126.019萬噸,平均日產40651噸,創歷史最高水平。
在此基礎上,全廠再接再厲,春節假期后,18-21日連續四天鐵水日產42026、42299、42108、42058噸,連續突破42000噸,再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新年生產新突破,為完成全年同口徑1500萬噸鐵水產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中,4# 3200m3高爐更是在站穩2.70的利用系數之后,逐步站上2.75,日產穩住8800噸,在自身實現突破,達到國內同類型高爐一流水平的同時,也為總廠日產創紀錄提供了巨大的支撐。
這樣的成績,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一系列的突破和進步,凝聚了煉鐵總廠管理變革、技術突破和操作進步的成果。自2020年底投用煉鐵智控中心,根據公司基層管理變革部署,煉鐵總廠建立以集控為中心,三室、一項目組、六分廠的高效扁平化管理模式,各單位各司其職,為追求生產極致高效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是通過加強體系管理,使各級機構和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標準化作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實現由“按經驗、管結果”向“按標準、管過程”轉變。
二是深入開展全面對標找差工作:通過精心部署、細致謀劃,全廠黨員干部齊帶頭、技術骨干勇爭先,使對標找差工作深入基層、一線,職工立足本職崗位,通過“補短板、強弱項”為生產穩定運行獻計獻策,為指標進一步突破奠定了基礎。
三是智能化模型系統和大數據平臺的建立初顯成效:大量工藝技術人員從繁雜的數據錄入和統計工作中解放出來,并輔以一體化的技術和管控模型及手機APP遠程互聯的幫助,有效提升了員工對內外部信息的實時掌握和對生產運行狀況的精確把控,使操作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和操作水平均有了長足的進步。
四是面對連續高產情況下帶來的保供困難、設備突發故障、環保管控限產、鐵水罐緊張等嚴重影響生產組織的制約因素,生產技術室和集控中心每日進行匯商會,內外結合,詳細制定各條產線每日操作方針,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系統梳理影響高爐生產的問題,制定應對預案,嚴抓共管,保證生產秩序穩定;各生產分廠兩眼向內、苦練內功,堅持每日體檢“把脈問診”,嚴抓過程控制“尋根究底”,以高爐生產為中心積極溝通交流,提高突發問題應對水平,促進生產持續高效運行。
來源:馬鋼家園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