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工信部網站12月31日晚發布《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方面19條內容。
總體要求上,《征求意見稿》提到,力爭到2025年,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5%,每年突破3—5種關鍵短板鋼鐵材料,鋼鐵短板材料比重下降到1‰以下,實現關鍵鋼鐵材料的自主保障。同時,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到45%以上,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打造1—2個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海外權益鐵礦山,海外權益鐵礦占進口礦比重超過20%。打造若干家世界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以及專業化一流企業,力爭前5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40%,前10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60%;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爭達到20%;廢鋼比達到30%。產量達到供需動態平衡,行業平均勞動生產率達到1200噸鋼/人·年,新建普鋼企業達到2000噸鋼/人·年。行業利潤率達到制造業平均水平。
主要任務上,《征求意見稿》強調,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嚴禁新建擴大冶煉產能項目,不得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分類施策處置僵尸產能,做到“應退盡退、應退早退”,未重組或未清算的“僵尸企業”產能不得用于產能置換。
此外,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沿海鋼鐵基地項目,鼓勵新建鋼鐵冶煉項目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對于確有必要新選址建設的鋼鐵冶煉項目,必須按照鋼鐵行業最先進工藝裝備水平和最領先指標建設,研究明確沿海地區、非沿海地區新建高爐轉爐長流程、電弧爐短流程項目規模要求。加快推進兼并重組。鼓勵鋼鐵企業加強與上下游企業協作,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有序引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獨立熱軋和獨立焦化企業參與鋼鐵企業兼并重組。
《征求意見稿》還提到,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積極向實施兼并重組、布局調整、轉型升級的鋼鐵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深入推進鋼鐵工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綠色化水平。
有序引導短流程煉鋼。更好發揮電弧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綠色低碳、市場調節的作用,有序引導電弧爐短流程煉鋼發展。在短流程煉鋼企業和廢鋼加工配送企業中分別遴選5—10家優勢標桿企業,形成可推廣的產業模式。推動廢鋼現貨、期貨平臺建設,促進形成公開透明有序的廢鋼定價機制。鼓勵有條件地區積極探索廢鋼鐵產業數字化平臺建設,為推動行業規范發展、實現廢鋼在線交易和稅票監管提供支撐。
保障措施上,《征求意見稿》稱,加強組織實施;強化政策協同;抓好示范引領;加強輿論宣傳。
此外,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昨日聯合發布《關于規范再生鋼鐵原料進口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稱符合《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的再生鋼鐵原料,不屬于固體廢物,可自由進口。該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國信金陽資本有限管理公司黑色產業鏈部門經理楊磊告訴記者,放開廢鋼進口是優化鐵元素供給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緩解上游鐵元素供給集中度過高的重要措施措施之一,和境外礦山權益礦一樣,都具有戰略作用;廢鋼在一定條件下作為鐵礦石的替代品,無論是經濟層面,還是工藝層面,都具有“緩沖池”功能。
業內人士介紹,優質廢鋼鐵可循環利用,再生資源應大力推廣利用,中國的廢鋼資源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期,而國外的廢鋼資源也值得去開發利用。再生鋼鐵原料的標準,國家標準公布之后,有了新的廢鋼的商品編碼,從2021年的1月1日開始廢鋼就可以進口,這樣的話,可以利用一部分國外的廢鋼資源來補充國內的需求。廢鋼利用要立足于國內,國內具備了這個條件,現在中國的鋼鐵很多已經開始進入報廢期,比如汽車報廢會產生大量廢鋼,現在十四五的規劃,又制定了鼓勵廢鋼的開發利用一系列政策,這有利于廢鋼加速開發利用,對于替代鐵礦石進口,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排放都是非常有益的。
“壓縮鋼鐵產能,目的在于產業升級,從鋼鐵大國轉變為鋼鐵強國,從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產生活需求以及國家建設需求。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與20年的世貿之旅,中國鋼鐵產業已不再是粗放式發展,而是轉型為集約化發展,供給側改革正是利用社會主義制度上的優勢,綜合政府與市場間相互作用,完成產業改造與升級。”楊磊說。
分析認為,新的產能置換政策應該很快就會出臺,能夠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產能置換,控制產能變相擴張。目前中國的鋼鐵需求已經進入平臺期,很難再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政策嚴格執行后可以壓制產能擴張的勢頭,有利于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內容來源網絡

中國鐵合金行業年會--暨 2021年錳鉻鎳礦石和鐵合金市場展望將于2021年1月15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年會將以“促進產業鏈協同融合、加強產業鏈安全保障,研判2021年礦石和鐵合金市場趨勢”為主題,邀請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鐵合金企業、礦商、焦炭、電極等生產企業,以及物流貨代、商檢等產業鏈服務企業、國內外主流錳礦商、鉻礦商、鎳礦商等行業精英參會,共謀行業發展大計。
----------------------------------掃描二維碼報名---------------------------------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