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國內領軍的民營鋼鐵企業,坐落于長江畔的沙鋼集團始終踐行使命擔當,堅守環保底線,聚焦循環低碳,構建綠色生產體系;聚力做精做強,打造產業發展“綠色引擎”;堅持制度理念先行,筑牢高質量發展“綠色之基”,力求生態、生產、生活良性互動,環境與發展并進,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鋼城,夯實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為全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輸出經驗。
聚焦循環低碳,構建綠色生產體系
鋼鐵工業是我國制造業門類中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肩負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我國實現制造強國的使命擔當。由于總產量巨大,排放水平參差不齊,鋼鐵行業一度被認為是高排放、高污染的代名詞。
近年來,中央和各省市對鋼鐵行業污染防治問題高度重視。去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對“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提出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保障能源安全,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隨著《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的實施,江蘇省對鋼鐵企業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沙鋼濱江臨海,地處經濟發達、鋼材消費中心的長三角區域,是國家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全國領軍民營鋼鐵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有基礎、有能力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綠色發展先行示范探路。
“落實綠色發展是鋼鐵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對于鋼鐵企業來說,能否適應節能減排要求,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將會成為一流鋼鐵企業的分水嶺。”沙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常務執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彬說。
多年來,沙鋼牢固樹立“創新驅動,環保優先”的企業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實施“打造精品基地,建設綠色鋼城”發展戰略,把節約能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作為環保工作的重要舉措,根據“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先后累計投資近300億元持續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堅持從源頭抓起,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物排放,搞好資源綜合利用。
一是全面實施環保提標升級及超低排放改造。
自2018年以來,沙鋼對照國家最新環保標準、參照國際先進標準,邀請中冶建硏院編制了環保提質升檔3年規劃,累計投資超85億元,實施水、氣、固廢、噪聲“四大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防塵網改造、料場棚化改造、焦化燒結脫硫脫硝、五干河鋼渣場搬遷、燒結機超低排放技改、除塵器提標升級改造、雨污分流、廢水噪聲治理等項目。
焦化廠就是這輪環保提標升級的代表。沙鋼集團投資3億元,新建5座脫硫脫硝裝置,后又建設兩套備用除塵系統,各系統互通互備、靈活調用,任何一套出現故障,備用系統立即啟動,既給減排加上“雙保險”,又為環保設施維護維修騰出了時間。
“從在線監測數據來看,焦爐煙氣排放氮氧化物在每立方米100毫克以下,二氧化硫每立方米20毫克以下,顆粒物每立方米10毫克以下,全面達到了超低排放要求。”沙鋼集團焦化廠廠長谷嘯介紹。
“經過2019年、2020年兩年的發展、改造,沙鋼的環保水平迎來了一個質的提升,環保管理將達到國內超一流領先水平。”沈彬指出。據了解,目前,沙鋼噸鋼環保運行成本達到280元以上,與“十一五”相比,噸鋼二氧化硫排放下降65%,噸鋼氮氧化物排放下降69%,噸鋼顆粒物排放下降66%,噸鋼COD排放下降72%。
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能源消耗,實現節能減排。
沙鋼累計投入數十億元,實施了近百個清潔生產項目,實現了煤氣、蒸汽、爐渣、焦化副產品和工業用水“五大循環回收利用工程”,通過變廢為寶,每年循環經濟產生的效益占企業總效益的10%以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沙鋼建成全球最大的轉底爐循環利用鋼鐵流程含鐵鋅塵泥示范工程,每年可處理含鐵、鋅塵泥30萬噸,生產金屬化球團20萬噸,氧化鋅粉塵8000噸,解決冶金行業固廢資源回收利用難題,實現示范工程內固廢、污水零排放,項目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提名。
沈彬說,“沙鋼將鋼鐵制造流程由‘資源-產品-廢物’的單向直線型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型,企業既是鋼鐵產品的制造者,又是清潔能源的轉換者和社會廢棄物的耗用者,構建起與社會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環境。”
“十三五”以來,沙鋼集團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效果明顯。先后榮獲“中國能效之星四星企業”“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企業”“全國鋼鐵行業清潔生產先進企業”“中國環境保護示范單位”“綠色發展標桿企業”等稱號。
聚力做強做精,打造產業發展綠色引擎
以傳統鋼鐵冶煉起家的沙鋼集團,以環保整治為契機,將環保創新與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緊密聯系在一起,產品呈現高精尖質態,讓環保成為沙鋼新的競爭力。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生產注入新活力。
一是加快產品結構調整
運用新技術、新工藝,開發市場需求大的優特鋼產品,提升產品檔次,降低原輔材料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沙鋼始終堅持把產品創新作為綠色發展的強大動力,加大環保科技研發投入,加強環保工藝優化。
“國家新基建項目的大力度推進,必然會對高端鋼材、特種鋼材的需求明顯增加,沙鋼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沙鋼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為此,沙鋼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依靠工藝裝備和科技人才等綜合優勢,加大科研投入,優化產品結構,重點發展深沖板、船用板、高品質線材等高端產品。目前,沙鋼品種結構得到不斷優化,優質線材等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已達到50%以上,優鋼比已達到90%左右。
二是及時跟蹤國際鋼鐵前沿技術
重點依靠自主創新,實現技術裝備大型化、生產流程智能化、工序銜接緊湊化、過程控制自動化。2018年,沙鋼提出企業智能制造5年規劃,由點及面,全面推進智能制造戰略工程,讓智能制造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強勁的“新引擎”。
沙鋼引進并創新雙輥薄帶鑄軋技術,建成國內第一條超薄帶生產線,這一革命性綠色環保工藝與傳統熱連軋相比,單位燃耗減少95%、水耗減少80%、電耗減少90%,真正實現綠色生產。按照沙鋼發展規劃,第二條超薄帶生產線已提上日程,此項技術也將在集團內部推廣,進一步提速沙鋼綠色轉型。據悉,沙鋼計劃將超薄帶技術在全行業推廣,助力全國鋼鐵企業節能、減排、環保,讓“綠色”成為鋼鐵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沙鋼還投用國內最大規模的自發自用分布式光伏電站,全生命周期內可提供綠色電力8.5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約3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2.5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1.2萬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制度理念先行,筑牢高質量發展綠色之基
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說:“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很高,就環保領域而言,國家的標準日臻完善,企業的環保管理相應也要升級,沙鋼未來更要加大環保投入,完善環保管理,深化環保理念認識,推動企業環保水平邁上新臺階。”
制度為基,堅持環保優先。“環保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首先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環保是生存根本,生產服從環保。”沈文榮說。具體體現在,當降本節支與環保矛盾時,堅持環保優先;當穩產高產和環保發生矛盾時,堅持環保優先。
環保需要涉及頂層制度、設備管理、崗位配置等各個方面,核心是抓制度建立和責任落實。沙鋼堅持以理念創新為先導,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近年來,沙鋼為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堅持以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為依據建立健全環保組織機構,采取先期預防、中期管控、后期評價的過程防控體系及“體系內審、日常管理行為評價及監視測量”三位一體的監管模式,完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連鎖的三級環保管理網絡。
具體而言,沙鋼借鑒責任承包制度,大力推動環保工作事事有人管、環保問題件件有人抓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并且,成立由公司董事長沈彬掛帥、總經理施一新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圍繞大氣污染治理、水環境綜合整治、固廢噪音綜合治理、環保設施專項檢查、完善環保管理措施等五個方面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同時,在硬件設施方面,公司環保管控中心對所有環境在線監測點進行24小時監控,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真正實現了全方位無死角“可控環保”。
樹立“大生態”理念,打造“綠色鋼廠”名片。“要將大工業與大生態有機融合,把現代鋼廠打造成精致花園。”沈彬說。沙鋼以綠色制造為抓手,樹立“大生態”理念,打造“現代化綠色鋼廠”。
全力做好長江大保護工作。沙鋼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導向,始終將守護“一江清水”作為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總投資13.5億元,全方位、高標準推進長江岸線生態保護建設,以“凈化”“綠化”“美化”為抓手,全面推進長江碼頭和內河碼頭岸電建設、高大建筑物外立面見新、碼頭提檔升級、碼頭區域“見縫插綠”、道路“黑化”等工程,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長江水域環境,實現在長江大保護中提檔升級,努力打造長江水域生態高地。
全力打造工業景象。在沙鋼總部,圍繞建設綠色鋼企、工業景象的目標,沙鋼堅持和諧共生一盤棋原則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種植多種花卉林木,打造藝術雕塑作品,以園林化、生態化、綠化、美化鋼企。目前沙鋼的綠色家園已有100余萬平方米綠化區,基本形成了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綠色景象。同時,沙鋼啟動廢鋼堆場復綠整治工程。目前,沿江1公里區域全部完成整治復土。未來沙鋼將投資1億元,把廢鋼堆場打造成臨江生態花果園。
邁向“十四五”,沙鋼集團將以“綠色 精品 規模 服務”戰略為導向,強化做好綠色環保,依托技術進步、加強管理和裝備升級,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品種質量,降低污染排放。筑生態文明之基,走綠色發展之路,沙鋼將持續推進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長江大保護,全面實現超低排放,讓天更藍、廠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來源:沙鋼集團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