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加強能耗源頭管控,實行更加嚴格的高耗能項目節能審查政策,嚴格執行能耗、質量、環保等標準,堅決遏制高耗能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在日前召開的內蒙古全區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能耗雙控”一詞成為此次會議被提及最多的高頻詞。
“能耗雙控”為何如此受關注、內蒙古“能耗雙控”形勢如何?這次“全區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傳遞出哪些核心經濟信息、2021年能源大省內蒙古能源經濟怎么走?成為所有在蒙能源投資企業及能源領域關注的焦點。
公開通報顯示,“十三五”內蒙古“能耗雙控”供需突出、教訓深刻,全區單位GDP大幅上升,能耗增量嚴重超控,兩項指標全國倒數第一。在內蒙古12個盟市中,無一完成能耗強度下降的目標,可以說“全軍覆沒”。
以2020年為例,內蒙古新增能耗總量約為8000萬噸,超過國家給下達指標約4000萬噸。值得關注的是,主要超的地區集中在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兩市,“貢獻”大約3000萬噸左右,剩下的是其它10個盟市“貢獻”的。
“回去后你們幾個盟市對號入座了”,在此次大會上,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要領導在報告中直接點名了烏蘭察布市的鐵合金,烏海市的焦化,鄂爾多斯市的煤化工。
“‘能耗雙控’這一塊,2021年自治區指標已下達,給我們的增量是18萬、單位GDP下降2.75,雖然這個標準在幾個盟市中是最低的,但對我們來講,是嚴重影響和制約了興安盟明年的經濟發展。”在大會第一組分組會場,興安盟發展改革委主任梁彥君直言不諱。
我們測算了一下,興安盟現在僅運行的鋼鐵和化工項目、明年生產預計需要增量約93萬噸,再加上明年烏蘭大化肥項目2×66萬千瓦燃煤機組的投入運行,加在一起整個“十四五”,興安盟約需350萬噸到400萬噸的能耗指標。
能耗增量僅18萬噸,需求卻高達三四百萬噸,如此懸殊的用能缺口如何平衡、抉擇?一面是十分嚴峻的剛性“能耗雙控”形勢,另一面是實實在在的地區經濟發展、如何破題?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和能力。
資料顯示,“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約為14%-15%,年均下降3%左右,增量在3000萬噸標煤以內。但梳理各盟市上報“十四五”項目情況看,預計新增能耗為1.8億噸標煤,這個數字相當于目標增量標煤的整整6倍,內蒙古各地高耗能項目上馬可謂沖動強烈。
各地高耗能項目上馬的沖動與“能源雙控”形成冰火兩重天。如何平衡“十四五”用能缺口?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何杰直言,“通過遏制一批、置換一批、緩建一批來平衡,從嚴控制高耗能產業準入。”從明年開始,不再審批鐵合金、電石、PVC、水泥熟料、石墨電極材料、蘭炭等項目,除國家布局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外,內蒙古“十四五”原則上不再審批新的煤化工項目。
在何杰看來,“能源雙控”“十四五”面臨的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工作強度不亞于“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在削減能耗存量方面,自治區將加快淘汰鋼鐵、電石、鐵合金、焦化、電解鋁等限制類以下落后產能,深入挖掘存量節能潛力,開辟用能空間,大力發展新能源。總之一句話講——就是去舊部新,做好“新”字文章。
與此同時,要強化責任,實行自治區統籌,盟市負總責、落實企業責任的管理體制。核心是,各盟市、旗縣對本地區能耗雙控工作負總責,行署政府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要點是,各盟市根據用能空間,倒排引資項目用能;實行更嚴格的節能審查政策,強化預警通報、督導機制和壓實責任等一系列舉措,對未完成能耗雙控的盟市,將嚴肅問責。
來源:中國發展網訊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