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據近日報道,巴斯夫將與全球采礦和冶金集團Eramet聯合評估最先進的鎳和鈷濕法冶金精煉廠的發展。這樣的發展將包括高壓酸浸(HPAL)廠和賤金屬精煉廠(BMR)。HPAL將位于印度尼西亞的韋達灣,而BMR的位置將在可行性研究期間確定。該項目的目標是在2020年代中期啟動HPAL和BMR設施,并將以有限的資金開始第一階段的可行性研究。
HPAL工廠將處理來自Weda Bay礦床的本地固定采礦礦石,以生產鎳和鈷中間體。自2007年收購韋達灣以來,Eramet開展了廣泛的地質工作,并證實了這一世界一流礦床的潛力,該礦于2019年底開始開采。BMR將提供鎳和鈷,以生產前驅體陰極活性材料(PCAM),然后生產電動汽車中鋰離子電池的陰極活性材料(CAM)。該項目將使巴斯夫每年從根據國際公認的可持續性標準運營的礦山中獲得額外的安全來源42,000噸鎳和5,000噸鈷。
確保原材料尤其是鎳的獲取是支持全球電動汽車價值鏈強勁增長的關鍵因素。高鎳CAM的份額不斷增加,以滿足對更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需求并降低總體電池成本,而Weda Bay的資源在滿足這一需求方面在全球最具競爭力。
(源:SMM)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趙艷成]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