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12月10日鐵礦石期貨出現罕見大漲,截至下午收盤,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大漲6.76%。期貨背后是現貨支撐,鐵礦石現貨噸價在2013年之后首次再上1000元。
業內人士稱,這一波鐵礦石上漲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庫存下降,鋼廠搶貨。至于是否有其他原因,業內眾說紛紜,很難說清。
一位業內人士稱,此前行業內流傳“一千的鐵礦、兩千的焦炭、四千的螺紋”,覺得很不可思議,今天都成了現實。
庫存下降
澳大利亞礦石庫存,近期處于下降趨勢。數據顯示,螺紋鋼社會庫存一直在快速降低,說明消費量在提升,或者產量沒有需求高。而同期,澳大利亞出口礦石量又保持了整體穩定。這說明下游需求旺盛,吃掉了鋼廠庫存,鋼廠有補庫存需求,需要到市場上搶鐵礦石,而鐵礦石運往中國的數量又沒有增加,導致供需失衡。供需失衡的結果是,一部分鋼廠愿意出高價搶鐵礦石,鐵礦石價格被抬高。供需失衡整體的程度很難預料,從庫存上可見一斑。
冬天到來年3月份鋼材庫存都會大量提升,一直等到春天來臨,工地重新開工,庫存才會再次下降。這是行業現象,進入冬季后北方部分區域不能開工,此時鋼廠還會繼續保持生產,包括疫情期間鋼廠也沒有停工。所以,現在這個時點往年鋼材已經開始堆積庫存,今年庫存還在降低。
下游需求強勁
傳導到下游,國內鋼材近期還在不停提價,需求強勁,淡季不淡。國內鋼廠步入了一個小景氣周期,一直在生產的情況下,由于下游需求強勁,鋼材庫存一直不高,很容易出現供需失衡。上游鐵礦石產能一直很穩定,沒有計劃增量,只有淡水河谷計劃擴產3000萬噸。另外,今天還傳出消息,澳大利亞考慮暫停鐵礦石開采項目,此前,力拓為了擴建鐵礦摧毀了一個有著4.6萬年歷史的巨坎峽谷巖洞,引發了澳大利亞議會的聯合調查。中期報告稱,雖然力拓知道巖洞有較高的歷史價值,但還是將其炸毀,在這起事件中力拓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澳大利亞議會委員會建議西澳大利亞州政府停止發放新的鐵礦開采批準。鐵礦石成為瓶頸,利潤就會向鐵礦石生產者一方轉移。
海關總署在12月7日發布報告顯示,年初開始到11月中國進口的鐵礦石突破10億噸,同比增幅10.9%,單單是11月份中國鐵礦石的進口就高達9815萬噸,同比也增長8.3%。如此巨大的供應量和增長,依然難以喂飽中國鋼廠,可見中國鋼材的需求有多強勁。
重回歷史高價區
資料顯示,鐵礦石價格在2008年前后大漲后,近些年整體處于下跌通道中,此前兩個高點分別是2013年和去年,2013年1月到3月,鐵礦石每噸價格高過1000元,但是持續時間不長,去年,受巴西淡水河谷尾礦潰壩,以及澳大利亞風災影響,鐵礦石價格曾經一度達到880元,此后很快跌了下來。
去年鐵礦石噸價上漲超過800元時,行業協會曾經發出一個調研文章,稱鐵礦石價格過高侵蝕鋼廠利潤,希望采取措施將價格穩定下來。今年鐵礦石價格漲幅比去年還猛、還高,中鋼協12月6日發起了呼吁,鐵礦石價格的飛漲對中國市場需求不利,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及時介入其中。
歐冶云商首席分析師曾節勝認為,期貨大漲,鐵礦石價格上漲,主要還是需求比較強,中澳關系的惡化使得對鐵礦石價格的預期進一步增強。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是跟疫情后重建,以及通貨膨脹預期有關,二季度以來不少大宗商品價格大漲,黑色系是其中之一。
來源:《證券時報》

中國鐵合金行業年會--暨 2021年錳鉻鎳礦石和鐵合金市場展望 定于2020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年會將以“促進產業鏈協同融合、加強產業鏈安全保障,研判2021年礦石和鐵合金市場趨勢”為主題,邀請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鐵合金企業、礦商、焦炭、電極等生產企業,以及物流貨代、商檢等產業鏈服務企業、國內外主流錳礦商、鉻礦商、鎳礦商等行業精英參會,共謀行業發展大計。
----------------------------------掃描二維碼報名本次會議----------------------------------

????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enxi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