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由省地礦局實施的《江西省礦業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和《江西省礦產資源保障研究》課題,在南昌通過專家評審。記者從評審會上獲悉,江西已跨入礦業經濟大省行列,并有望形成一批新的大中型礦產基地。
課題研究表明,我省礦產資源豐富,對國民經濟建設有較大影響的45種主要礦產中,我省有36種。近年來,江西礦業經濟發展迅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斷提高,礦產品產量持續高速增長;2012年,我省礦業經濟總產值達5000億元以上,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為2000年的10多倍,礦業經濟已初具區域集聚特點,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西已跨入礦業經濟大省行列。
我省銅、鎢、煤、鐵、稀土、金、銀、錫、鉛鋅等主要礦種可進一步工作的勘查區有28處,在確保有效投入的基礎上,3至5年內預測可提交資源量分別為:鐵5億噸、銅430萬噸、鎢120萬噸、煤6億噸、金125噸、鉛鋅430萬噸、銀2700噸、錫15萬噸、稀土60萬噸,有望形成一批新的大中型重要礦產資源基地。
課題研究建議,要繼續把礦業經濟作為支撐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大力加強地質找礦工作,科學合理利用礦產資源,促進礦產資源產業升級,創新開發利用模式和礦業經濟發展方式,延長產業鏈,做大礦業經濟總量,力爭到2020年,全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及其延伸產業總規模達到2萬億元。(來源:江西日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