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逆變器企業被低價收購 外資布局光伏產業鏈值得警惕
近日,德國太陽能龍頭企業“SMA太陽能科技集團”宣布已經完成了對江蘇兆伏愛索新能源有限公司72.5%股權的收購。在中國光伏產業由于“雙反”等因素的沖擊哀鴻遍野之際,此次并購讓外界充滿了疑惑和猜疑。業內人士表示,適當的引入競爭利于產業發展,但如果類似的收購行為進一步擴張,有可能導致優秀光伏企業被國外收購,控制國內市場。企業和政府在解決困難的同時,要警惕外資巨頭對中國光伏產業鏈的收購和戰略布局。
SMA低價收購愛索 意在進軍中國市場
據了解,全球光伏逆變器巨頭——SMA Solar Technology AG在去年12月 20日已與江蘇兆伏愛索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合同收購其72.5%的股權。業內人士認為,此項收購標志著占有全球市場40%份額的SMA正式進軍中國逆變器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SMA是全球逆變器市場和技術的絕對領導者,鼎盛時期SMA曾經占據超過70%的全球市場,雖然目前市場份額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40%左右。因此,業內人士擔憂,這次收購可能對年輕的中國逆變器行業造成長遠的損害。SMA通過并購消除了競爭威脅,同時為進入中國市場做好了準備,通過并購 本地企業解決潛在的市場準入門檻。
SMA的首席執行官Pierre-Pascal Urbon 此前在新聞稿中曾表示,在未來數 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由于中國市場的特殊性未能全面進入該市場。此次收購在SMA的發展歷史上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申銀萬國新能源行業分析師余文俊表示,SMA的本次并購可以在局部市場上 起到消除競爭威脅的效果,更重要的是,SMA通過此次并購就可以通過兆伏愛索 將逆變器產品銷售給國內光伏項目,從而間接拿到中國政府補貼,真正進入中國市場。
外企在“雙反”大棒下收購引發質疑
去年以來,歐美光伏企業推動了“雙反”調查,使中國光伏企業集體陷入低迷,對于SMA與兆伏愛索的這起并購,選在中國光伏企業最困難的時機“低價抄 底“,也使得外界對其產生質疑。
據了解,兆伏愛索的企業價值確定為3.19億元,扣除約1億元左右負債后,SMA所收購的72.5%股權價值1.6億元。
“這么低的價格拿到兆伏愛索這種占國內10%—15%份額的公司,可以說是白 菜價格。”余文俊認為道,中國的光伏市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將出現快速發展已經是毋庸置疑的,歐美“雙反”所造成的國內行業的困境,顯然為德國企業來華收購提供了更大的議價空間。此后,更多的逆變器企業很可能會步其后塵。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澄表示,德國企業對中國光伏企業的收購是西方壟斷資本一貫打壓發展中國家產業的通常做法。經濟蕭條時,西方家普遍激起了“雙反”的大旗,對中國光伏企業設置了很多外貿的壁壘,導致中國企業經營困難。這時候西方壟斷資本殺一個回馬槍,以低價的形式獲得了中國企業的控制權,導致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光伏企業就這樣被西方的壟斷資本所控制了。
然而,在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姜長云看來,收購是個“雙刃劍”。目前還很難說這個影響是怎么樣,適當的引入一點競爭,對鍛煉光伏企業的成長會有好處。但是類似的收購行為,如果進一步擴張的話,就會導致比較好的光伏企業就被國外收購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都可能有的。
警惕海外企業布局光伏產業鏈
事實上,隨著國內市場的快速啟動,龐大的中國市場無疑也將是全球光伏企業的必爭之地,此次收購為中國的光伏企業敲響了警鐘。
高盛報告甚至指出,2013年中國將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光伏市場。預計 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國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 8.0GW、9.0GW、 10.0GW,即使以保守方式估算,按8元/瓦計算,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國光伏市場總量分別為640億元、720億元、800億元,三年市場總量將高達2000多 億。
而在太陽能發電系統中,光伏逆變器是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核心設備之一,在光伏產業鏈上占據重要地位。除了具有直交流變換功能外,還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太陽電池性能和系統故障保護功能。
據透露,光伏逆變器的成本在光伏項目中平均占到總成本的5%—10%。即使 按逆變器占整個光伏市場7%的比例計算,逆變器市場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將分別達到45億元、50億元、56億元,三年市場總額達200多億元。如此大的市 場規模,并且目前中國對光伏行業的補貼在全球市場上居于較高的水平,勢必對外企產生極大的吸引力。
雖然近年來在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之時,中國的逆變器行業也在迅速發展。但國內領先逆變器生產商陽光電源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與光伏電池片和組件行業不同,國內逆變器企業仍處于成長期,國際競爭力不強,所有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不超過10%。
專家表示,去年以來,由于貿易摩擦與產能過剩,國內企業更多的看到短期市場窘況,急于退出光伏產業,使得國外的企業有機可乘。雖然目前來看,由此引發并購潮的可能性不大,然而行業的整合和并購是大勢所趨,即使外資不進入,國內企業也將出現整合,淘汰落后產能,但企業和政府在解決困難的同時,仍要警惕外資巨頭對中國光伏產業鏈的收購和戰略布局。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