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雖仍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迅猛,投資規模已由2005年之前的平均每年30億美元提高至2012年的近100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排名前五名的國家和地區。考慮到中國經濟的規模、增速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中國的對外投資規模將在2020年提高1萬億~2萬億美元。特別是隨著成本優勢的逐漸喪失、經濟發展方式的逐漸轉變,中國可能對外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土地優勢和資源優勢的領域將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熱土。近幾年中國和南非的雙邊貿易飛速發展,隨著中國和南非經貿關系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南非作為投資非洲的首選地。
近十年來,南非利用外國直接投資(FDI)波動較大,在個別年份甚至呈現外資凈流出。近五年來,中國對南非的投資也呈現較大的波動,并在中國對外投資目的地的地位持續弱化。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下,發達國家普遍陷入經濟增長乏力的困境,而作為“金磚國家”的重要成員,中國與南非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抵御經濟危機的沖擊。
考慮到中國已進入對外直接投資的快速發展階段,在“走出去”戰略的推動下,南非具備成為中國重要投資目的地的條件。深入分析南非投資環境,可為推動中國企業赴南非投資提供借鑒。
南非引資環境優勢不少
南非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南非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濟總量的1/3,約占全非洲的22%,對地區經濟發展有重要的引領作用。2001年~2011年,南非GDP由1184.8億美元增長到4084.4億美元,年均增長3.72%;2009年雖受經濟危機影響,經濟增長出現1.68%的負增長,但2010年和2011年已恢復到2.84%和3.15%;2012年1~9月南非經濟增長率回落到2.4%。2012年9月,南非央行將2012年GDP增長預期由2.9%降至2.7%,2013年經濟增長預期達3.8%,2014年為4.2%,表明南非經濟已開始擺脫經濟危機帶來的衰退風險;而《2030年國家發展計劃書》計劃在未來20年內實現GDP年均增長5.4%,于2030年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更是為南非經濟發展規劃出良好愿景。
外匯管制相對寬松——1994
年以來,南非在放開外匯管制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如1995年取消金融蘭特制度,取消大部分對非居民的外匯管制;1997年6月,放松對南非居民的外匯管制。事實上,南非目前對經常項目項下交易的限制都已取消,甚至對通過股票投資的外國企業也沒有任何限制。此外,南非對非居民投資所得的匯出沒有任何限制,大大降低了投資企業資金流通的限制,提高了其防范風險的能力。
投資南非風險不容忽視
基礎設施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雖然南非擁有完善的通訊、能源和交通體系,是非洲基礎設施最先進的、最完善的國家,但由于近年來對市郊火車、港口設施、車輛、火車頭和公路保養方面的投資不足,南非的交通運力逐漸顯現出衰退的跡象。如南非2萬余公里鐵路中有35%年久失修,只有3928公里的路段能滿負荷運轉。受用電量大幅增加和發電設施年久失修等多重因素影響,南非電力供求矛盾日益明顯。這些都將在未來幾年內影響投資。
文化差別不容忽視——由于地理位置、種族、歷史繼承等方面的差異,投資者必須正視中國和南非在社會文化習俗方面的差別。
歐債危機威脅南非出口——
目前,出口約占南非GDP的30%,對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南非對歐洲的出口約占南非總出口的20%,歐盟已成為南非的主要貿易伙伴,對歐貿易的萎縮將導致南非經濟增長速度下降,進而對南非政府增加就業機會和減少貧困的努力產生負面影響。但南非亦在采取措施降低該不利影響。如擴展新興國家市場,2001年,南非對“金磚國家”的出口只占南非總出口的4%~5%,但2010年該比例已上升到23%,其中中國和印度已成為南非最重要的兩個出口市場,主要出口產品是礦產品和原材料;擴展對非洲市場的出口,目前南非總出口的15%~16%進入非洲大陸國家,其中大部分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國家,出口商品包括制造業的相關產品以及金融和電信業在內的服務貿易。南非大力開拓新興國家市場和非洲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歐美市場的需求缺口,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南非經濟的下滑之勢,使南非經濟保持在低速增長的水平上。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