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11月份以來,一則招工信息在云南各地廣為傳播——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招聘600名員工,進行上崗前培訓。廠房還未建成,就招聘員工,在保山并不多見,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全力培育發展硅基產業鏈
事實上,2016年以來,保山有關部門就與通威集團積極溝通,招商引資,圍繞打造硅基產業鏈,各項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今年3月19日,受疫情影響,保山與遠在成都的通威集團通過視頻連線,舉行高純晶硅綠色能源項目視頻簽約儀式,決定由通威集團旗下的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出資,在保山注冊成立“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通威集團是一家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并在化工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產多晶硅、聚氯乙烯(PVC)和電石渣水泥為主的現代化工企業,目前已經有8萬噸高純晶硅產能,單月出貨量超過8000噸,位列全球第一,產品質量、各類消耗水平和成本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作為永祥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12億元,將專業從事高純晶硅(多晶硅、單晶硅、電子級多晶硅)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及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維護、經營管理和技術咨詢,目標是打造世界級高純晶硅龍頭企業和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11月8日,記者在保山市工貿園區昌寧“園中園”看到,10多臺挖掘機正在平整土地,工人們正在布置開工儀式現場。據介紹,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總投資40億元,占地700余畝,計劃2021年底建成投產。高純晶硅是硅基產業鏈不可或缺的“鏈扣”。保山引進通威集團,建設高純晶硅綠色能源項目,正是市委、市政府全力培育發展硅基產業鏈的關鍵措施。這一項目,將成為保山建設滇西工業重鎮的關鍵支撐項目,標志著打造云南水電硅材一體化發展示范基地、把硅基產業發展成千億級大產業的工作目標又邁出了實質步伐;標志著保山硅產業從硅礦石、金屬硅到多晶硅、單晶硅的產業鏈條,即將形成。11月12日,云南通威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將舉行儀式,正式開工建設。
打造水電硅材一體化示范區
硅被稱為“工業味精”“半導體之王”“光伏產業的火車頭”,金屬硅、多晶硅、單晶硅、有機硅、碳化硅等硅產品及下游產品,是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為發展新材料產業、光伏產業、光電子產業、化工產業,2017年12月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推動水電硅材加工一體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這一《意見》,到2020年,全省工業硅總產能達130萬噸,而保山的工業硅產能已有40萬噸,占全省的30%以上。保山硅礦藏十分豐富,估測儲量1億噸以上,目前已經探明儲量4077.6萬噸,且硅礦石品質優良,二氧化硅含量高達98%;保山水電資源豐富,技術可開發量達至少820萬千瓦,目前已裝機220萬千瓦,是全省水電硅材一體化戰略的重點地區。水電硅材一體化的產業鏈是:硅礦石→金屬硅→多晶硅→單晶硅棒→單晶硅切片→單晶硅電池片→發電組件等及其下游產品。2016年以來,保山市委、市政府全力發展工業經濟、實施水電硅材一體化發展戰略,培育硅基產業鏈,打造云南水電硅材一體化示范區,走出了鏗鏘的步子,取得了不菲的成績。金屬硅又稱工業硅,是由硅礦石和碳質還原劑在礦熱爐內冶煉成的產品,是制作多晶硅的原料。比如,位于龍陵縣的云南永昌硅業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就屬于“金屬硅”階段,已經為我們所熟知。金屬硅的下游產品是多晶硅,多晶硅再加工成單晶硅。2016年,我市引進隆基綠能股份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保山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保山隆基”),重點建設單晶硅棒生產項目。至2020年10月,保山隆基公司已經在保山工貿園區龍陵“園中園”建成11GW單晶硅棒項目。今年,又在騰沖“園中園”上馬10GW項目,其中騰沖“園中園”10GW單晶硅棒項目已經于今年9月開始試生產。硅基產業鏈中金屬硅、多晶硅、單晶硅這三個關鍵環節,這一重點“鏈扣”,保山建成了。
建設保山硅基產業園
多晶硅、單晶硅等金屬硅用途非常廣泛,是制作半導體的材料。此外,金屬硅還可以與鋁、鎂等十多種金屬生成合金;以高純晶硅為原材料生成的化合物,廣泛應用于航天、軍工、醫療等行業。據統計分析,基于硅礦石加工的硅材料行業,是全球性的朝陽產業和戰略性產業。單晶硅棒是用高純度多晶硅在單晶爐內拉制成的圓柱形產品,單晶硅棒切制成單晶硅片后主要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GW”(吉瓦)是物理上表示功率的單位,常用來表示發電裝機容量。1吉瓦等于1000兆瓦(MW),1兆瓦等于1000千瓦(KW),1千瓦等于1000瓦特(W)。“年產20GW單晶硅棒”的意思就是:“每年生產的單晶硅棒若全部用作光伏發電的材料,可裝機容量20GW。”三峽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也就是22.4GW,待保山31GW單晶硅棒全部投產,用來加工的太陽能切片裝機容量就超過一個半三峽電站。當然,單晶硅棒不僅僅只用于太陽能發電。當前,隨著全球半導體、光伏和有機硅分支產業等快速發展,進而驅動了上游硅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長。所以,在這輪產業發展分配中,保山抓住了機遇。依托硅礦石和清潔水電的資源優勢,支持龍陵縣、昌寧縣等地現有工業硅企業通過整合、兼并等措施轉型升級,做大做強2至3戶年產能10萬噸以上的工業硅企業集團。金屬硅之后的下游產業布局在保山工貿園區,主導產業區在龍陵、騰沖、昌寧“園中園”,下一步,還將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的大企業,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有機硅、碳化硅等硅產品及其下游產品,形成產業集群。記者手記
保山“硅谷” 呼之欲出
“硅谷(Silicon Valley)”一詞既是一個地名——確指美國的圣塔克拉拉谷,也是一個代名詞——全世界高新技術產業集中地的代名詞、一個世界上與最具創新精神和科技產品同義的名詞。
“硅谷”這個詞最早是美國一位叫唐·霍弗勒(Don Hoefler)的記者創造的,1971年起他在《每周商業》上發表系列文章,每篇文章的題目都有“美國硅谷”字樣。名字中之所以有個“硅”字,是因為他所寫的企業大多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芯片,或從事與之相關的產業活動,而這些企業都聚集在一個“山谷”里——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都會舊金山灣區南面的圣塔克拉拉谷。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全球著名的高科技產業區。
自硅晶體的半導體特性被發現和運用之后,幾乎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一是光伏的發明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二是制成各種集成電路。前者拓展了清潔能源的邊界,而后者的發明更是為現代信息奠定基礎。因此,抓住我省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的重大機遇,利用好保山水利和硅礦資源,將水電優勢變成綠色產業和綠色產品優勢,培育硅材料制造產業鏈,建設保山硅基產業園,前景無限。
相信,保山硅基產業園成為“保山硅谷”,指日可待。
來源:保山日報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