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錳規模集中度再提升 博賽集團硅錳合金布局之路
由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CCCMC)和中國鐵合金網共同主辦,重慶博賽集團冠名協辦的“第十七屆中國鐵合金國際會議”于2020年9月23日-25日在重慶召開。
目前報名鋼企包括太鋼,鞍鋼,首鋼,馬鋼,鄂鋼,敬業鋼鐵,沙鋼淮鋼特,中天鋼鐵,津西鋼鐵,凌源鋼鐵,天津新天鋼,陜鋼等知名鋼企,在此,誠摯邀請國、內外錳礦、鉻礦、鎳礦礦石供應企業、鐵合金生產企業、煤焦、碳素、電極生產企業、鋼鐵企業以及其他服務配套企業的代表蒞臨本屆盛會。
9月25日將再次參觀學習拜訪重慶大朗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自2017、2018年,國際會議代表對工廠規模,冶煉環境,生產作業及集團信息管控中心均一一參觀,來自國、內外企業參會代表對重慶大朗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贊不絕口,第十七屆中國鐵合金國際會議再次得到重慶博賽集團冠名協辦支持,兩年來博賽集團鐵合金產業發展迅速,積極布局硅錳產業,繼續通過新建和整合行業其他地區現有產能資源,提升硅錳合金冶煉集中度。
博賽集團簡介
重慶市博賽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博賽集團”)創立于1994年8月,現總資產超120億元,年銷售額達300億元,全球員工7500余人,其中外籍員工 1200余人;在重慶、四川內蒙以及德國、南美洲圭亞那和非洲加納等地擁有12家大型生產企業和分公司,是重慶乃至中國“走出去”發展最早、最成功的企業之一。
目前,博賽集團在全球擁有3億多噸的優質鋁土礦和3千多萬噸高品位錳礦等資源儲量,始終堅持以鋁系和錳系兩大產品為主業的發展方向。博賽系列產品暢銷歐美亞等30多個國家以及國內廣大市場,其中高鋁熟料和棕剛玉的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國家和重慶市各項權威排名中,博賽集團已多年分別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企業500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50強、重慶民營企業前10強等行列。
博賽集團-硅錳合金大事記
1. 2015年4月正式動工建設
重慶大朗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17日,位于涪陵清溪再生有色金屬特色產業園區,占地500畝,注冊資本金3億元,建設年產50萬噸鐵合金項目總投資22億元,建設8臺36MVA密閉式礦熱爐、年發電量5.5億度的電爐尾氣發電廠,于2015年4月正式動工建設,2017年6月投產, 2018年年底全面投產,主營產品為硅錳合(FeMn68Si18),硅錳主銷長江流域周邊鋼廠,輻射全國鋼鐵企業。
2. 2019年12月27日二期項目動工
重慶博賽礦業集團二期年產70萬噸鐵合金項目于2019年12月27日在重慶市涪陵區清溪工業園內舉行開工儀式,博賽集團二期鐵合金項目總投資25億元,擬一年半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年稅收2億元!
3. 2020年7月10日新蒙公司戰略合作
博賽集團與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新蒙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新蒙公司”)在2020年7月10日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新蒙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朱日和工業園區擁有70萬噸/年錳硅合金產能許可,已建成25萬噸,依托博賽集團自身完整產業優勢將對新蒙公司硅錳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此次進一步提升博賽集團硅錳合金產能至75萬噸/年。
博賽集團-高效綠色節能冶煉技術
硅錳合金廠生產技術上實現大型化、規模化、自動化、標準化、全密閉、清潔生產,主要有:
1、余熱余氣發電。
2、回收粉塵燒結后作為原料。
3、領先行業的原料預處理設備、技術,實現入爐原料的標準化,不僅實現了安全生產,也實現了穩定、高效、低耗生產。
4、在產品結構鏈上,副產品均作為另一種產品的原料,實現了全部廢氣、廢渣、廢水循環利用,零排放。
冶煉技術成熟可靠、環保先進,實現綠色循環發展并拉動相關行業,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博賽集團-180萬噸硅錳合金影響力
隨著博賽集團二期硅錳合金項目到2021年投產后,集團硅錳合金年產能將再新增70萬噸,屆時重慶,內蒙兩地硅錳合金年產能有望實現180萬噸。隨著硅錳合金冶煉集中度的提升,博賽集團也將成為業界領軍核心企業之一,對中國鐵合金行業的發展,規范行業市場秩序等方面有著積極重要的推動作用,博賽集團也將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總部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世界貿易中心46-47層
聯系電話:023—63886666、傳真:023—63620343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