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日前,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完成了《鎂冶煉用低階煤高溫熱解煤氣(2020-004-T/CNIA)和《鎂冶煉用低階煤高溫熱解煤氣副產潔凈炭》(2020-005-T/CNIA)兩項協會標準的審定,府谷金屬鎂企業探索的“低階煤高溫熱解工藝”技術、首創的圓型鐵爐配氣裝備納入了鎂冶煉工序,這將推動金屬鎂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為全國金屬鎂行業綠色節能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出具的《關于府谷鎂冶煉配氣工序的行業意見》顯示,府谷縣金屬鎂企業采用低階煤高溫熱解工藝,把煤炭分級分質利用多聯產理念納入鎂冶煉環節,將“低階煤高溫熱解”后生產的煤氣作為燃料生產金屬鎂,建立了原煤—煤炭熱解—電力—硅鐵—鎂冶煉循環產業鏈。企業在生產實踐中為多產煤氣少產碳質產品,獨創了新生制氣裝置圓型鐵爐,主產煤氣、副產潔凈炭、煤焦油,構建起了獨特的鎂生產循環經濟產業鏈。
《鎂冶煉用低階煤高溫熱解煤氣》標準的制定,將為解決鎂冶煉用低階煤高溫熱解煤氣無標可依問題,為此種鎂冶煉用的氣體提供標準。《鎂冶煉用低階煤高溫熱解煤氣副產潔凈炭》標準的制定,將為解決原鎂生產配氣工段副產潔凈炭產品無標可依問題,為此種潔凈炭規定了出孔隙率、水分、揮發分、固定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高位/低位發熱量等技術要求、檢測規則、結果判定、供貨條件等內容,為全國金屬鎂行業綠色節能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據介紹,低階煤高溫熱解技術的首創應用,使得金屬鎂冶煉實現了煤耗低、煤氣產量高、副產品品質優、附加值高等特點,按照噸鎂消耗的能源測算,噸金屬鎂需匹配的煤氣量為15000立方米-18000立方米,噸鎂綜合能耗大幅下降,不僅使原鎂生產成本較國內其他地區每噸降低約3000元左右,還具有環保治理達標,安全運營有保障,化解過剩產能等明顯優勢。
“每生產一噸鎂比方型爐少使用入爐煤8~12噸,以日產80噸鎂的企業為例,每日可少使用600~800噸入爐煤,可少投入采購資金30萬元以上。”府谷縣鎂工業協會會長陳根永說。
府谷縣是我國重要的鎂冶煉基地,是全球最大的鎂冶煉企業產業集群,2019年產量占全國和全球比重分別達到48%、40%,成為當地特色優勢產業。
內容來源:榆林日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