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近日,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國際標準化工作又傳喜訊,由中冶集團主導制定的3項國際標準相繼發布,分別是:由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主導制定的1項ISO國際標準《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模擬海洋環境混凝土結構鋼筋腐蝕速率測定》(ISO 21062-2020),以及由西安電爐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導修訂的2項IEC國際標準《電熱和電磁處理裝置的安全 第8部分:對電渣重熔爐的特殊要求》(IEC 60519-8:2020)和《電熱和電磁處理裝置 電渣重熔爐的試驗方法》(IEC 60779:2020)。
本次發布的1項ISO國際標準,以《模擬海洋環境鋼筋耐蝕試驗方法》(GB/T 31933-2015)等我國標準為基礎,充分轉化了國家“863”科技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科研成果,規定了模擬海洋環境鋼筋銹蝕速率對比試驗中的試樣要求、儀器設備、試驗步驟及評價等關鍵環節,將對中國鋼鐵的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并將有利于推動世界范圍特殊性能鋼材在海洋環境中的應用。本次發布的2項IEC國際標準,是電渣重熔爐的安全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的修訂第三版,前兩版均由西安電爐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導制修訂,并于2005年獲得中國第一個IEC1906獎。目前,我國在電渣重熔爐技術領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電渣重熔爐是利用電流通過高電阻熔渣產生的熱能對金屬進行再熔煉的電阻爐,主要用于生產高品質特殊鋼和特種合金。新版國際標準著重針對電渣重熔的發展特點,對不同爐型涉及的主要技術參數、設計和制造補充要求、檢驗規則和運輸的特殊要求等做了具體規定,并新增了電渣重熔爐的電極埋入深度控制、熔化速度控制等技術要求。
近年來,中冶集團以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冶金工程國際標準化)籌建為契機,進一步加大了國際標準化工作力度,集團國際標準化工作總體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并得到國家標準委的充分肯定和好評。截至目前,集團累計發布國際標準達到51項,其中主導制定20項;承擔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2個,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內技術對口單位3個;獲得IEC1906獎2項。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上海有色網)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